神犬多哥

海報


入駐簡書以來,寫過不少關于犬的文章,以至于有朋友打趣,說上輩子晚集是一條犬。

上輩子的事,努力回憶過,卻總是想不起來一星半點,還是說說現世吧。

周末看了一部片子:《多哥》。常規的調性就不講了,只談兩點感想。

首先簡要介紹情節:

1925年冬天,阿拉斯加州諾姆市一群孩子患上白喉,注射血清才能救命。此時血清尚在千里之外,且保質期只有六天。風雪肆虐,狗拉雪橇是唯一可行的運送辦法。于是,20名雪橇手、150條雪橇犬在雪原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大營救之旅。

這其中,最關鍵的是雪橇手塞帕拉和他的領頭犬多哥。12歲高齡的多哥,帶領它的主人和犬兄犬弟,歷經磨難,長途跋涉600余里,大大縮短了運送時間,為搶救孩子們做出最突出的貢獻。

一是人與犬同生共長

從古至今,人類喜歡養狗。所有動物中,人與狗是最親密的,這一點,貓、豬、馬、牛、羊等都無法比擬。

這離不開狗的特性,它們無與倫比的忠誠、亦寵亦役的特質,善于溝通和服從的素質,讓人與狗有了感情上的深度融合。

長期的馴化中,狗代償了人類在功能上的某些不足,比如嗅覺、方向感、警惕性、攻擊性等,而狗也形成了依賴人類喂食的習性。

雪橇犬是一個職業犬種,與消防犬、防暴犬等同屬一類。在極寒地帶,雪橇犬是非常寶貴的人類伙伴,而且是可以救命的存在。

塞帕拉曾嘗試多種職業,最終在雪橇手這個職業上安下心來,他靠狗養活。而多哥存在的價值,就在于他對冰雪天氣的駕馭和超強的體力、靈氣和引領力。

二者相伴相生,不可分離。

二是贏得尊敬靠付出

漫漫救援路


如此危險的任務,塞帕拉本不愿接受。畢竟多哥已經12歲,本人也年事已高。但所有的雪橇手里面,只有他和多哥有能力完成這次任務,正所謂天降大任于斯犬也。

這是一次艱苦卓絕的旅程,經歷了多次生死時刻,多哥也受了傷。然而多哥中流砥柱,爆發出讓人類敬佩的智慧和能力,主宰了這次救援行動。

塞帕拉愛多哥,但是還沒有愛到同意多哥進入臥室,蜷身主人床上的地步。

可當他們歷盡千辛萬苦,逼近終點之時,塞帕拉堅持走下雪橇,與多哥一起,走過剩下的路程,向多哥致敬。

回家以后,塞帕拉把多哥放在臥室床上,精心照料多哥的傷腿。在塞帕拉夫妻心目中,多哥憑借自己的努力,已贏得了全鎮人的尊敬,那已經超出了一條狗通常具有的內涵。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