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②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葉隱借著飛鳥以命助力回到最初她與亞隆、司音的命運開始……

《尋找前世之旅》原著小說沒有電視劇結局的悲情,葉隱最后是同亞隆在一起,而司音回到神域,執掌天界。雙男主的故事,最后都是很難選擇的。就像《吸血鬼日記》,曾經我也覺得DE不錯,可是看到S的神傷,又有點不忍。

不知道這是作為旁觀者的矛盾,還是人性中貪婪部分的反映。為什么會覺得“難選擇”?甚至有時因為不愿去面對選擇,而希望主人公可以抓緊選擇一個,真選了可能又覺得遺憾。

這種感覺又讓我想到很多電視劇里面還記得的一些情節。比如《最美的時光》三個故事結局,卻似乎讓我覺得更難決定哪個作為自己看到的故事結局。如果說一個人對你的陪伴與付出不等于愛情,那么陸勵成最后抱得美人歸,是不是有點牽強的僅僅是對一部分陸勵成擁護者的交代?(畢竟由現實故事改編的原著小說蘇曼選的還是暗戀多年的籃球一號)。

結局,究竟意味著什么?

從小時候聽童話就了解,故事總要有個結局才合理,即使是“從此,王子與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這樣的happy ending 。于是,感覺要是什么事沒個結果,就好像沒著沒落似的。最受不了的可能就是“未完待續”式的結局。

為什么沒有一個明確的告別?突然腦袋又跳轉到《奇葩說》的辯題:分手應不應該當面說?這一切,又都好像與什么事都想要個“結果”有關。

可是,一個故事重要的是什么?應該是劇情吧,能讓我心緒浮動,追著看著的無非就是故事進行怎么樣了,而不是故事結局說啥了。像《甄嬛傳》、《瑯琊榜》這樣的故事,幾遍看下來,可能看到快后面都還有些不舍。希望再能在哪里添置一些情節,讓告別晚些。這時發現:結局不重要了,一點也不!

有的時候,看著那些被時不時翻拍的故事,真想里面能有些情節不一樣了。而不僅僅是臺詞,特效啥的。或許,耳熟能詳的人物更能代入興趣,然后發現,咦?這次說的不一樣了,真好。就像《尋找前世之旅》中那些我熟悉或者只是聽說的歷史人物,他們重新在一個大脈絡下合理出現,而其中的插曲,不同與正史野史,僅僅只是一個好奇人的可能想象,多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