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這本書本來是作者寫給教師的一本書,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學生學習的困難在哪里,如何能幫助學生提高。而奇怪的是,作為一個剛剛開始帶人的小組Leader,這本書給我的啟發卻遠大于其他的一些《如何帶人》《如何成為一個管理者》《領導力培訓》之類的管理書籍。
事實上,作為一個小組Leader,目前的工作和之前只有一個區別,之前的工作目標在于我個人如何把領導交付的工作做好,而現在的目標則是,我帶領一個Team做好更多的工作。
顯然,作為Leader,我需要承擔比之前更多的工作,而這些工作不可能由我個人一個人在Deadline內完成,所以這要求我必須將這些工作交由我的組員來負責。而在這過程中,我一直的苦惱就在于我的組員交付的工作質量遠遠低于我的期望。我曾經不止一次的想:“如果我能夠自己做完這些,一定比他們做的更快更好更準確。”但同時我也深深的明白 ,一個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如果不能帶領我的組員一起成長,那么不管是Team還是我個人的發展都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接下來是一段痛苦的過程,不斷的和每個組員開會討論,傳授業務知識、業務技能、工作經驗,甚至是方法論;曾經苦口婆心,也曾經在失望之下厲聲指責。最大的困擾是,我不斷在懷疑自己的管理方式方法是否有問題?我是不是個不適合做管理的人?還好,因為過去的一些經歷,我拒絕給自己貼標簽。我認為所謂的“不合適”做某些事,只不過是我們給自己拒絕走出舒適區找的借口。
不管如何,我給自己的目標是,首先要完成工作,其次再關注組員們的成長。而在不斷反思自己,嘗試新的方法的同時,我仍然堅持將自己的工作方法灌輸給所有成員。終于,在現階段,至少可以說日常的事情已經上了正軌 ,而我和組員也終于有了一定的默契,開始能在同一平臺溝通。
在這個時候,讀到了《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這本書,其實是解開了我長久以來的一些疑惑。在和不同組員的工作過程中,我明顯感覺到能力落后的組員有以下幾個特點:?
1、記不住。曾經講解過的業務知識,甚至有的是反復強調過的問題 ,也經常是記不住的。或者記憶是錯誤的。然而這并不是智商問題,事實上,在他們各自感興趣的領域,他們表現出的才能也是顯而易見的。
2、難以發現自己的錯誤/發現異常數據。作為一個業務分析師,準確性是一個基本要求 ,然而一些初級業務分析師經常給出一些報告里面,有一些明顯的錯誤,但他們自己卻永遠也發現不了。然而有經驗的分析師經常一眼就發現問題所在。同樣的,面對業務數據,發現異常,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案是分析師的日常工作。而初級分析師在面對數據時,卻往往感到數據繁雜,發現不了任何規律,自然更發現不了哪些是異常數據。
3、思考的邏輯性差,給出的原因分析往往離題千里。有的時候在做小組業務分析討論時,異常數據被發現了,但是初級分析師給出的原因分析卻常常讓我哭笑不得,不是和業務實際相違背,就是一些單純的基于數據的分析,而不是業務原因,甚至有時候是一些天方夜譚式的幻想。
上面這些特點or問題,讓我和我的組員在溝通中充滿了痛苦。一方面,很多業務知識我已經反復強調過,而另一方面我的組員卻也常是一臉懵逼的無辜,是的,對他來說,往往都是些“新知識”。而一些錯誤和異常數據,往往是在我指出之后,他們也覺得有問題。然而不能自主的發現問題,就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在這一年的“交鋒”中,我們彼此都感覺到痛苦和疲乏 。每個人都盡力了,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是我有問題?OR 他們有問題?一年以來,這個問題總是以不同的方式在我腦中閃現,不自覺地想去找到個“對錯”。在這過程中,我本人是感到非常痛苦的。我已習慣了了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而這次的問題不僅涉及到我一個人,而是需要雙方協同解決,也因此在過程中常有自己無能為力的感覺。
但幸運的是,及時的發現了這本從認知心理學解釋學生學習過程的書籍,也解決了一直困擾我的三個問題。
1、記不住。為什么我覺得很清晰很簡單的事實,他們總記不住?OR 總是記錯?事實上,我需要記憶的東西比他們加起來還多 ,這很容易理解,作為Team Leader,我需要了解整個Team的業務,而組員只需要了解自己負責的一部分業務即可。理論上,他們要記的東西比我少,為什么他們記住的數量和質量反而比我差呢?
這本書里的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實際上,很多業務邏輯、知識是我在實踐中發現總結出來的,而我的組員更多的是被動接受前人的經驗。也因此,由于我的知識建立在思考的基礎上,因此一方面我記得比他們更清晰,更牢固,另一方面,即使有些細節我忘記了,但由于思考邏輯的一致性,我還是很容易推論出正確的結論 。而對于很多初級的分析師來說,通常他們接手的都是一些基礎的工作,已經有成型的模板和分析思路以及輸出結果。也因此,他們只是機械的重復前人的工作,而沒有深入思考每一步之間的邏輯聯系在哪兒。這之間的區別,就類似于一個圍棋高手和一個初學者一起背一個新的棋譜,很明顯,圍棋高手一定比初學者背的更快,記的更牢。為什么?因為初學者看到的是棋盤上的每個棋子,那么他要記憶的是幾十個毫無關系的棋子和位置,這當然很難。而對于圍棋高手來說,他看到的是棋盤的整體形勢和下棋人的思路,因此他要記憶的可能只是黑白兩子的走勢而已,相對來說要簡單的多了。
2、而之所以初學者很難發現數據異常,原因可能出乎意料的簡單——因為他們不知道正常的水平是多少。
初學者通常缺乏所謂“經驗”,即常規情況下 ,某個產品線的收入是多少?收入波動在什么水平是正常的,超出多少是異常?而對于一個成熟的業務分析師來說這些常識已經在耳濡墨染中自然記憶了。事實上,在這一點上,我也曾經走過彎路 。我曾經一直覺得自己沒有“數據敏感性”,并且奇怪于我這么個沒有“數據敏感性”的人是怎么一直混在數據分析師的隊伍里的。。。(一定是我的邏輯思維能力太強,此處作者給自己帶個小紅花)。
但之后我慢慢的發現那些數據敏感性強的老板們,第一,他們有多渠道的數據來源,因此他們能看到不同渠道來源的數據差異;另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他們記住了大量重要的數字,因此一旦有數據差異,他們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在發現這一點之后,我開始有意識的記憶業務數字。其實要記一堆無意義的數字是很難的。但是托福于我有一個好記性并且老愛突襲的老板所賜,最重要的是我慢慢認識到記憶業務數字不是單純的為了給老板“秀業績”or“秀能力”,而是在記住這些數字之后,我發現我也開始有了所謂的“數據敏感性”,因為一旦記住了正常情況下的業務數據,如果實際一旦出現了波動,在我看來就十分的明顯。而在帶Team的過程中,更是多虧了我的記憶力,在交叉比對,經常發現Team的工作問題,也因此在對外輸出中一致保持了較高的水準。
3、缺乏邏輯思考能力。“為什么他們不能像專家一樣思考?”為什么初級分析師不能像專家一樣能夠準確的找到問題,快速分析出最大的影響因素,或者作出合理的推論?簡單的說,他們就是不能,因為累積的相關性知識不夠 ,因為初學者沒有一個完善的思考框架。我之前很困惑的是,一項分析該了解的只是我已經講了,而分析框架我也已經提供了,只是順著這個思路去最終完成而已,為什么他們做不到?因為初學者和專家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就像你教一個小學生解方程式,由于小學生還缺乏學習方程式之前的數學知識,因此無論你怎么用心教,他多么用心學都是無法完成的工作。
看到這里,也許有人想問,現在我們知道了初級分析者和專家的區別,那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把初級分析這培養成專家呢?很遺憾,我也不知道。我正在實踐中,但是還不能說取得了成功。等我有了一些經驗,我會再總結分享給大家。
那么為什么我認為這本書對我的啟發甚大,并且推薦初級管理者去看呢?因為我覺得初級管理者最大的問題不在于能力,在現有的選拔制度下,顯然被提升為管理者已經說明了你的能力是沒問題的。但是管理仍然對每個人都充滿了挑戰,在這過程中,我們常常對自己的能力和方法不斷質疑,這是一件好事,懷疑自己往往是進步的第一步。然而,我們同樣需要一些科學的方法論去指導我們的具體方案。而《為什么學生不喜歡學習》正從認知心理學角度闡釋了初學者和專家的認知差異,及差異的原因。這正好為我們所有的管理方法是否正確、有效提供了一個標尺。因此我推薦所有初級管理者,都能看看這本書,并從中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