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個難熬的季節。不開空調吧,實在太熱,感覺渾身上下每個毛孔和細胞都膨脹開來,要游離身體而去;開空調吧,幾乎必得空調病,感冒、發燒,拉肚子、渾身疼。夏天整個大環境是熱的,哪都熱,所以穿得少,每個毛孔都張開著,隨時準備排汗,這時候走進空調房,瞬間感到絲絲涼意,真爽??;但就在這爽的當口,冷、濕、邪、寒很順利地進入人的體內,如入無人之境。不多一會兒功夫,寒在肌膚,則皮膚過敏;寒在鼻、舌、肺,則為感冒;寒在胃腸,則拉稀跑肚;寒在五臟六腑,則七竅感應,渾身總感覺沒力氣,懶洋洋、軟綿綿。這還沒完,到了冬天,老寒腿,風濕病,手腳冰涼、畏寒怕冷等等各種癥狀呼嘯而來,都是夏天受了太多寒涼之氣的緣故。
那怎么辦?不開空調?直接等著熱出毛病吧。中暑、口腔潰瘍,風熱感冒……
這就是個很讓人傷腦筋的兩難選擇。
仔細想想,小時候的夏天好像也沒這么難熬。首先是體感上,沒現在這么熱。印象中小時候的夏天,到處都是綠蔭蔭的,院子里有很多樹,所以從屋子里走到外邊,幾乎不感到熱。然后腳下踩著的地,幾乎全是泥土,泥土上邊長著各種花草樹木。院子外邊也是樹,很多很多的樹,把整個村莊鏈接起來,遠遠望去,一個村莊就是一片密林。
村子前邊有條小河,放了學就下河游泳,水溫不冷不熱,消暑解夏。等放了暑假,則更是撒開了歡地游,自由自在,無憂無慮。河兩邊也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河的旁邊是一大片郁郁蔥蔥的小樹林。風一吹來,實在涼快極了。老人們常說:這是自然風,又叫千里風、逍遙風。還說,掏錢難買逍遙風。
小時候夏天雖熱,但大自然總是安排的妥帖、合理。幾乎夏天的每個晌午,一天中最熱的時候,總會來一場暴風雨。剛剛還驕陽似火,普照大地,話說間,沒等你反應過來,暴雨帶著電閃雷鳴劈頭蓋臉打將過來。一時間下得大雨滂沱,昏天黑地,老人們常說,夏季總容易引起洪澇災害。雖然雨下得驚心動魄,讓人膽寒肝顫,但神經了一般還是莫名地喜歡。是啊,一下雨,可不就涼快了嗎。
現在可不是這樣,夏天會很任性地連著半個月二十幾天甚至一個月滴雨不下。干旱籠罩著大地,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現如今避暑三件寶是:空調,西瓜,wifi。如此說來,那些年避暑三件寶就是:小河,樹林,暴雨。一個幾乎遠離大自然,一個卻是沉浸在自然本身。
有天心血來潮,突發奇想??纯丛诂F如今的大都市還能不能找回純天然自然的避暑方式?我來到了景區的一座山里,茂林修竹,溪水在嘩嘩流淌,山洞里還滴著水滴。簡直涼快極了。根本用不著空調那些東東。于是認定這是極為妙絕之境地,怪不得古時和尚、道士等喜歡選擇在山洞里修行。
回來的路上,忽然看到鋪天蓋地的水泥路,鋼筋混凝土高樓大廈等等,生理上排斥起來,厭惡起來。不斷有新聞報道,地面空氣溫度達到45度,48度甚至50度,而路面溫度則可高達78度、80度。有好事者發揚科學實證精神,拿來雞蛋,打在路上,不多時,果見一個煎雞蛋問世。驚嘆之余,心有余悸。
人這一哺乳動物恒溫37度上下,想想看,45度、50度、80度…… 這不是在煎炸蒸煮嗎?
今天的大都市,過夏天真的是玩命??!
玩命也得過,反正回不去了。
所以現在隔不了幾天,親戚、同學、朋友都要互相聯系一下,再不然也要發個朋友圈狀態,用意很明顯:還沒被炸透、煮熟、蒸出鍋,還活著,一切放心,勿念!
某天一朋友說:感覺自己越來越耐熱了。想飛上天,跟太陽肩并肩。
我說:此話怎講,有何為證?
答:那天吃火鍋,總想把手伸進滾燙的火鍋里試試,后來趁人不注意,就試了下,嘿,除了手指紅了之外,沒有任何異樣!
我倆都在疑惑:恐怕這就是生物進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