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救駕
“小潘,今天晨會上,你的創意給我很大啟發啊。為什么不能把園區改造得像那些世界知名的游園那樣,用現代高科技手段,讓每個人都能體驗一把穿越時空的的感覺呢?”
“郭哥,我覺得咱們其實還可以開發一款大宋題材的網游,這段歷史中的武俠人物也最多了,應該很好玩的。”
“一步一步來嘛,有想法固然好,還要靠執行,年輕人,我們不妨做得扎實點,比如對于那段歷史,總不能老是犯些低級錯誤。跟一些沒文化不讀書的導演編劇一樣。”
晚上,按照約定,請大家吃飯K歌,這次再不敢沾酒了。回到家里倒頭就睡,不知過了多久,聽到城中一片混亂,從北方涌來數不清的難民,大家都在排隊領取通關證。
“這是怎么回事?”我問。
“回四將軍,前方戰事不利,幽云十六州百姓紛紛向內地逃亡,皇上下旨令百姓內遷,我們在給他們簽發通往各州縣的通關證。”守將。
“此處離白溝還有多遠?”
“大約二百余里!”守將。
“爾等在這里維持好秩序,我們還有軍務,就不再逗留,多謝將軍昨晚解圍!”
“保家衛國,責無旁貸!四將軍一路小心!”
宋遼血戰數日,宋軍終因實力不濟而全線敗退,曹彬、潘美等將護駕南撤,楊業率眾子死命抵抗。鑾駕御馬全部充了軍糧,皇帝只好坐了一輛驢車逃離戰場。身邊的親兵越來越少,死的死,逃的逃,遼軍一路緊追不舍。
老將楊業及七郎八虎帶著僅剩的騎兵不足千人在距離皇帝鑾駕二十里開外,他們拼死和遼國近萬騎兵糾纏,逐漸走散,遼軍騎兵遲遲無法追上宋皇的驢車。這時突然從正西方向殺出一支遼軍騎兵,有數百人,原來是蕭達雄自逐鹿城下被守軍擊退后到了這里,正欲找我們的騎兵報仇,卻看到對面來了一群潰逃的宋軍,還有一輛驢車。
“百夫長,對面這伙宋軍看起來慌慌張張的!我們可殺上前去!”一個哨官道。
“我們丟了軍馬,南大王會怪罪我們的!再說,還有那群宋朝騎兵,特別是那個什么四將軍!實在是欺人太甚!不逮住他,難消我心頭之恨!”蕭達雄咬緊牙,使勁抓住他的狼牙刺。
宋皇鑾駕——
“陛下,遭了!西面出現大股遼騎兵!”潘美及時發現了敵情。“我們現在只有二十多個人了!”
“難道,天要亡我大宋!”宋太宗仰天長嘆,欲拔劍自刎。
“陛下,使不得!我等誓死保護陛下安危!”潘美攔住皇帝。
遼軍陣中——
“這伙宋軍形跡可疑!特別是那輛驢車!怎么還蓋著黃簾子?一大群人護著那個驢車?什么驢車有這等排場?”蕭達雄思忖,立刻下令:“契丹勇士們!我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看到那輛驢車了嗎?里面肯定是個大人物!上去活捉他們!”
遼騎兵一下子來了精神,嗷嗷叫地沖向宋皇鑾駕!潘美等眾將和大內侍衛忙上前迎戰,和遼兵站做一團。
我帶著手下八十多名騎兵入關后,抄近路向東北方向接應,估算著日子,歷史上宋遼這一仗應該快打完了,勸皇帝退兵肯定來不及了,我就直奔白溝接應他們去了。我催著騎兵隊伍加快前進速度。大約走了六十多里,只見得一大隊遼軍騎兵和一小隊宋軍將士在拼殺,一輛驢車正加速往南趕去!
不好了!宋皇危險!雖然我不太欣賞這個皇帝,但我得救他,沒有他,就沒有宋真宗,后面的歷史就全斷了,匡胤尊者托付我的事就辦不成了。
“弟兄們!保護那輛驢車,里面是當今皇帝!”
我令楊校尉率騎兵前去支援皇帝的親兵,自己帶著幾個騎兵走到驢車前,掀開門簾,只見皇帝哆哆嗦嗦地靠在最里邊。
“皇帝別怕!我是來救你的!還是晚來一步啊!”
“你不是楊愛卿家的四郎四將軍嗎?朕認得你,你救了朕的命!朕回京師一定大大封賞!”
連皇帝都說我是四郎!可真正的四郎在哪啊?“陛下,請騎上我的快馬,速速離開此地!這里敵情復雜,太不安全了!我會全程護送你到安全地方!”
皇帝流露出感激的樣子,上了我的馬,我們放棄驢車,一路疾馳南下,把遼兵遠遠拋在身后。其他將士仍然在和遼兵血戰。
晚上我們一行人找到一個山神廟安頓下來。
“四將軍!你這次救駕有功!朕一定要重重封賞你們楊家!”
“皇帝陛下,您可看仔細,我并不是你所說的楊四郎!我救你是因為你的兄長先皇趙匡胤,還有,你天數未盡,我該來救你!”
“什么?你到底是誰?你怎么認識我的兄長?你要干什么?”皇帝被我說的話嚇了一跳。“你不要傷害我!不然你也不會有好下場的!”
“哈哈哈,我要是傷害你,我剛剛就不會救你了!”我笑著說:“不過,真的是你的兄長讓我來找你的!我和你的兄長有一千年的交情。”
“啊!!!別過來!你到底是人是鬼?!”宋皇帝嚇得朝神案上靠,把香爐都碰掉了,“二哥,救我!我不是要篡你皇位的!”
“我是來自一千年后這片土地上的人!前不久神游天界,與你兄長相見,言談甚歡,他讓我來找你的!”
“啊,原來是仙君下界!受寡人一拜!”
“免了吧,我可不是什么仙君,我只是個普通人,不過是從一千年以后來這里,知道你之后一千年的事而已。”
這個時候我必須把真實身份亮出來,不然如果讓皇帝真以為我是楊家四郎,封我個官,拜我個相什么的,我真的走不出這個時空了,也會把真正的四郎前程毀了。
“那你真的知道將來的事情?拜請仙君指點一二?”
“我已經告訴過你兄長了,正是因為告訴過他,所以他不放心你,才讓我來找你!其實見到你以后,我就該走了。你想知道將來發生什么,就得先清楚你現在在做什么。我可以告訴你的兄長,他已不屬于這個世界,但不能告訴你,那是天機!”
“哦,那兄長可給我帶什么話了嗎?”
“匡胤尊者讓我告訴你,他沒有怪罪你篡位,只是不想讓你濫用民力,持續對遼國用兵。北方守住就行了,先把國家治理好!征遼的事以后再說。”
“仙君有所不知啊,那契丹蠻族甚是兇惡,擾我邊關,掠我臣民,搶奪我國財富金銀,一日不滅掉,我大宋一日不安寧!再說他們那里茹毛飲血,風俗野蠻,不向我天朝稱臣納貢,我怎么能和這樣的邦國并立天下,豈不太讓人恥笑了?”
我一看勸不動他,只好跟他告別:“皇帝,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你身后乃是億萬蒼生,自前朝安史之亂以來,這里大仗小仗打了足足二百年了,早日結束戰亂,為黎民謀生存,方能稱得賢明君主!就此別過!”
宋太宗若有所思,這場戰爭失敗,他是應負主要責任的,準備不足,倉促用兵,糧草不濟,敵情不明,想挾滅北漢之余威,一舉平遼,畢其功于一役,自己想得太簡單了,這次交戰,讓他重新認識了北方這個強大的國家。
我離開山神廟,一路西行,想回雁門關看看,那批戰馬怎么樣了?我騎馬只身往代州方向疾馳,走了兩日才到地方。城中熙熙攘攘,邊關似乎安定下來,人們正常營生恢復,我走在街頭,忽然聽到有人從背后叫我。
“四將軍!”
“汪鏢頭!”見到熟人很是驚喜。“怎么?你們這次押運的種馬可否交接?”
“多謝四將軍一路運籌帷幄,不然我們這回別說運馬,小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別謝我!要謝就謝楊彪校尉,他這次可是舍命接應兄弟們的。”
“是啊,楊校尉現在在哪里?”
“隨我一路去河北,半路碰上遼軍要加害皇上,去救駕了,生死不明。”
“走走!我們去酒樓邊吃酒邊聊。”
“好!”
我們走到鬧市街口一家酒肆——醉仙居,進到二樓一閣中,小閣子清凈舒適,別有一番雅致,在代州這樣的小地方,有如此格調的酒家并不多見。來往的客人都是城中有身份的人,還有各國的商旅。
汪鏢頭時年三十多歲,長期在外走鏢,見多識廣,認識不少江湖武林豪杰。我基本上問誰,他都認識。難道他還有其他身份?難道真的是名震中原的丐幫幫主?
“汪大哥!你跟少林寺的人熟不熟?我想見一個人?”
“熟,你說吧,想見誰?”
“方丈玄慈!”
“哈哈,兄弟說笑了,當今少林寺方丈乃是明悟長老,玄字輩的還在掃地撞鐘呢,我倒沒聽說過那位長老是玄慈?”
我忘了,玄慈當時是一起參加雁門關伏擊戰的,應該就在綠衣人隊伍中,只是不知道是誰,慢慢找吧。
“汪大哥!弟敬你一杯!”我端起酒與汪鏢頭暢飲,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