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對寫作感興趣

文/藍子辰

寫是記錄,作是創作,寫就是把思想,感情,思考,事件,記錄在紙上,作就是使這種記錄有恰當的體裁,形式,文采。寫是求真,作是在真的基礎上求美,使所寫的東西,具有感染力說服力!

1.摘記

在孩子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單詞之后,就應該給他準備一個摘記的本子,鼓勵他把平時聽到的有趣的故事,夢想,奇遇,新聞以及讀到的書,以簡單的方式記錄下來,有的可以抄錄,有的則可以簡略的記錄一兩句話。

圖片發自簡書App


2.墻記

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墻上固定一個地方,貼上許多張牛皮紙,然后在上面有一點點小小的提示,比如漫畫區,記事區,夢想區等等,讓他盡情去寫,去畫。

3.信

鼓勵孩子寫信也是一種必要的寫作練習。

4.日記

這種古老的方式看來對所有人都并不過時,一些杰出的人物都喜歡以這種方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5.故事本

這是一種有些神氣的本子,一定要硬面的,有插圖的。孩子們都喜歡講故事,聽故事,這種本子就是鼓勵他們把聽到的寫下來,比如家庭的故事,家族的歷史等等,也要鼓勵他們自己創作故事。

到七八歲的時候,他們有一種愿望,就是把自己寫寫的或者記下來的故事給其他小朋友看。

6.續寫指導

這雖然看起來有點笨拙,但也非常有效。對一些比較寬泛的題目,由老師和有條件的父母先寫上開頭,在那孩子那每一段提示下寫完整這種,當然這些提醒最好,提示最好輕松一些,有趣一些。

從積累素材入手,提高寫作能力

培養孩子,用心從生活中積累直接材料。社會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社會本身是豐富多彩,按道理講不愁沒有寫作的材料,可事實并非如此,一到作文課上就有不少孩子反應沒東西可寫。

家長在為孩子創造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的同時,還要注意引導孩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廣泛的積累寫作的素材。

積累就是意味著一點一滴,日積月累,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積累間接材料,如剪報摘抄,心得體會,內容摘要主要是多看書,勤做筆記,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材料隨時記下來,時間長了,自然會積累起大量的豐富的材料,作文就不愁沒有內容可寫了。

要用自己的話寫文章

高爾基初學寫作時曾多次遭到失敗,有一次他準備寫詩歌,一首長詩《老橡樹之歌》。下了好多功夫,閱讀了大量的意大利和英國的詩歌,為了使這首詩美起來,他從讀過的意大利和英國詩歌中挑選了許多詞句寫進來,《老橡樹之歌》高爾基看到自己的作品。十分滿意,就把它給了著名作家柯羅連柯。可是出乎意料,柯羅連柯讀了詩之后,只有一句回話:“請您用自己的話,寫你自己看到的東西吧!”

柯羅連柯的話對高爾基如同當頭一盆冷水,使高爾基清醒起來,他終于明白,寫文章應該用自己的話的道理,于是一把火燒掉這首長詩!

這首詩就兩句話“我到世界上來,就是為了不妥協!”

因為這兩句話是他自己的語言,寫出了他自己的性格。

后來,高爾基把這兩句詩的精神體現在他的第一部小說《馬爾加.邱德拉》中,并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寫作,終于獲得了成功。

1.多用具體事例

寫作時,不要動不動就是“自豪呀”,“幸福啊”,“給我的教育多深刻呀!”開頭喜歡來句”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結尾總是“奔向未來,爭取勝利”等等。

這樣的文字其實并無文采,不如用具體的內容讓讀者感到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所要說明的問題。

2.多用短句子

長短句子各有用處,用外文和中文進行比較,會發現漢語的特點就是短,句子簡潔,閱讀的人容易懂,因此做作文的時候盡可能用短句子。

寫作前要掌握豐富的材料,如果缺乏材料寫不好,就不要硬寫,在搜索搜集材料帶材料充足后再寫。

用心去觀察,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寫作,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無戒365天挑戰營,2班藍子辰第18天打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