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你匯報一則讀書心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秒鐘的頓悟解決了長期以來我在看書方式方面的困惑。事情發生在昨晚,臨睡覺前,我在Kindle上點開《第五項修煉》,津津有味地品讀著,讀到的內容是作者舉出的環保領域的例子,這些例子讀起來艱澀難懂,一是因為環保領域陌生,二是因為翻譯人員的水平也會決定內容的易懂性。

就在我“艱難”地讀著并不是很好理解的句子時,我突然想起萬維剛老師在讀書筆記一事上給出的建議,他說:讀書筆記最為重要的一塊應該是了解作者的寫作邏輯,唯有捋順作者的邏輯,才會徹徹底底的弄明白作者的思想,進而讓作者的思想“為我所用”。這種讀書筆記的思路相當于觀眾看電影,看電影時,如果我們只是為了消遣,那看看熱鬧就可以了,但對于影片的設計者——導演而言,Ta花錢花時間拍攝一部電影,肯定不是為了嬉笑怒罵打哈哈,影片定會注入導演的理念與思想,而理念和思想的背后定會有邏輯的串聯,因此,要想真正的看懂一部電影,盡可能的了解導演的意圖,其電影的“行文布局”要能夠讀懂讀透。當然,看書就更高級了,因為看書的目的是要獲取作者的思想,最終奔著改變我們生活去的,此時,若不能掌握作者的邏輯,這就相當于看電影時看熱鬧一樣,投入和收獲不對等。

接下來的問題是:該如何掌握作者的行文邏輯呢?

劉潤老師在《5商》中,介紹了他自己在作為一名戰略顧問時,如何快速學會一個領域的知識的獨門心法,總結下來即為:泛讀-搭建模型-詢問專家-輸出。這個步驟中,能夠跟上面的問題直接掛鉤的是第一步——泛讀,第二步——搭建模型,那么,如何泛讀?如何搭建模型?劉潤老師給出了具體的方法:

1、如果我想了解管理學領域,那么我就到豆瓣網上,找到“管理學”領域評價最高的3本書,然后順藤摸瓜,看看這些人還看了哪些書,再找5本,最后,再找2本學術性比較嚴謹的書籍,如:《管理學》,前后加在一塊,共計10本。

2、找完書后,搭建框架是關鍵。劉潤老師說到:看書時,略過案例,略過故事,直奔作者的核心觀點,連接作者的核心觀點,建立全書的寫作框架??蚣艽罱ㄍ戤叄缬胁焕斫庵?,可以返回書中,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故事和案例來“解答”自己的觀點和結論,這樣做可以促進自己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思路。

劉潤總的獨門心法和我文章開頭提到的頓悟真是不謀而合!說到底,看書的主要目的還是在于了解作者思想,迭代自我思維,既然如此,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地方,就能產生最大的效用,這就相當于放大鏡,放大鏡聚焦太陽光,把太陽光聚焦成點,此“點”可以燃紙,可以烤“肉”,其威力不可小覷哈!

所以,我今后的看書思路將是:

第一步:聚焦領域;第二步:鎖定書籍;第三步:搭建書籍脈絡。當然,如果再繼續的話,第四步就可以以輸出為目的寫文章亦或是給別人講課了。

匯報完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2,833評論 25 708
  • 我們同窗四載 又分別十五載 試問人生 有幾個 十九年 關研同學 英姿颯爽 人民公安 愛人民 你是我們的驕傲 李巖同...
    姚小紅閱讀 454評論 10 16
  • 萬云宗,位于四大山脈的東莞山內,屬于通天大河的下游支脈所在。立足通天大河南北兩岸,至今已有數萬年歷史,威震四方...
    燁華專輯閱讀 302評論 1 2
  • 若于人海里遇見,就是最美的緣 時光飛逝,一年的光陰,瞬間溜走了大半,忽而之間,許些思緒爬上心頭,回望著穿梭的人海,...
    我待你以君王閱讀 376評論 0 1
  • 豆先生是慢性子我是急性子 所以剛回重慶 決定在年前確定好工作 我在西南政法大學 旁邊的維也納酒店 豆先生在石柱的家...
    萍萍_sunshine閱讀 11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