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觀點
今天開始介紹近代心理學的7種觀點:心理動力學、行為主義、人本主義、認知、生物學、進化和社會文化。觀點影響了心理學家觀察什么,在哪里觀察,以及使用什么研究方法。
今天談談老弗的心理動力學觀點,這個觀點認為人的行為是從先天的本能和生物驅力中產生的,而且試圖解決個人需要和社會要求之間的沖突。當機體的需要得到滿足而驅力降低時,機體就停止反應。行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緊張度。
心理動力學的原則是由奧地利的精神科醫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發展起來的。他認為人的意識有三個層面,即主動進行思考和行動的“意識”、僅僅是被遺忘了的“前意識”以及平時被壓抑在意識之下沒有表現出來的“無意識”,只有無意識中被壓抑的感情和需要,才是驅使人去做某件事情的原動力。把無意識中的東西意識化叫做“精神分析”,把壓抑在無意識中的東西釋放出來,可以消除人的焦慮情緒,緩解神經衰弱。
老弗著名的“夢的解析"學說強調,夢是封鎖在人的無意識之中的另一個自我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它與幼兒時期的性體驗關系特別密切。
老弗的思想對心理學的許多領域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如兒童發展、做夢、遺忘、無意識動機、人格和精神分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