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個賊,一不小心就偷走了我們20年的光陰。
好多年沒有去參加同學聚會了,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理由,比如工作忙、混得不好、單身未婚諸如此類。年輕時覺得自己是在打拼,跟別人比拼智商、情商、錢物、酒量,拼來拼去,最終不過是混得一個馬馬虎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例如:有些事不是你想怎么樣就能怎樣的。向現實低下自以為高貴的頭顱未嘗不是一種理想的境況,退一步未必不是海闊天空。
年輕的時候知道要出人頭地,就必須要硬氣,要狠辣。等到不惑之后,漸漸沉寂下來,明白圓滑與柔軟未嘗不是一種生活態度。
周末一大早我獨自從南寧出發,繞道武鳴及馬平高速,驅車近4個小時回到中學母校參加這次畢業20年的聚會。我設想了很多種大家過了20年后重新見面的場景,內心忐忑又滿懷期待。想到當年高考其實自己算是考砸了,只能去念一所大專院校,一直以來內心是有怨氣和不平的,恨自己不爭氣的情感更多些。這么多年也就釋然了,這是命運的安排,你選擇了這一條道路,就只能沿著窄道一路風雨兼程。誰也無法代替自己去走這條路。
重回校園時,發現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當年的一草一木幾乎已經換了新顏。新的教學樓和宿舍樓、運動場、飯堂,沒有一座建筑是我所熟悉的摸樣。也就是老師住的宿舍樓依然低矮的倚靠在新教師宿舍樓旁邊,墻漆斑駁,彷如昨日。
年逾80的老夫也來了,他是我們當年的班主任,嚴格來說我們班算是他帶的最后一屆了。他的頭發幾乎掉光,帶上助聽器才能聽得清我們當面說的話。呵呵,老夫還對我當年結婚在縣城擺酒沒有請他而耿耿于懷,我也只能表示愧疚。老夫竟然還保留了他當年手抄油印的班級小報,其中刊登有我曾經發表在全國中學生報刊上的詩歌,那不過是我曾經作為文學少年的印記,自己早已忘記有這么一回事了。重新手捧依稀散發出早年的油墨香的紙張,百感交集。
非常非常抱歉的是,很多同學我已經叫不出名字了。所以當他們熱情的叫出我名字并相擁握手時,我內心是慚愧的。尤其是好多女同學我甚至對不上號,大家都在時光的磨礪下變了容顏。而對于高中的印象,我似乎除了對當時破落的教室里,一直不停旋轉的吊扇,還有頂著那些夏天火熱的陽光到處約球踢的下午有些許痕跡在心,還有同桌那個叫紅的少年,反復的聽著張信哲的歌,以至于我也從周華健的歌迷轉成張信哲的粉絲。
當然,還有下了課趴在欄桿上看低年級的小女生雙手環抱著書本從樓下經過的畫面,那時候的愛慕還真是純粹的少年式的喜歡,不參雜任何復雜的東西,清澈而動心。
晚宴開始,喝了酒后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放開來追憶往昔,笑著唱著醉去。因為高興,高興當年咱們曾經同窗過,做過一些傻事;因為遺憾,沒能把心儀的女同學變成自己未來的新娘。
回首看過去,仿佛看到教室墻上那行“距離高考還有300天”的大字,似乎可見一群懵懂的少年,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在一堆堆高過人頭的書本中,埋首苦讀。而一個15,6歲矮個子的少年坐在角落里,頭點點昏昏欲睡。
再也回不去了啊!那個稚嫩的少年!那段美好的青蔥歲月!
只能對同學和老師們說一句:
老師同學,你們好!
老師同學,我們下個10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