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目前看過的比較好的綜述,個人懷疑是其博士論文的一部分。關于近義詞,洪煒還有一本專著,應該與此是一個系統下的。
引言
近義詞豐富,是現代漢語一特點。
不同時期學者研究內容概括成四方面:確定標準。認定方法。分類。詞性與同義。
問題:主要是以上四個方面,深入研究不夠。如:近義詞辨析的途徑、方法;近義詞詞典釋義方式等,近義詞二語教學與習得等均未涉及。
一 二語教學中近義詞界限研究
1 近義詞與同義詞
二語與本體研究略有不同
2 近義詞辨析的對象
二語比本體研究更寬 詞性可以不同
二 二語教學中近義詞辨析研究
1 單組近義詞辨析
2 含相同語素的單雙音節近義詞專題
3 以詞類為單位的近義詞辨析
三 二語教學中近義詞辨析框架
四二語教學近義詞習得研究
1 偏誤分析
2習得難度研究
五 二語教學近義詞教學法研究
六 現有不足及展望
1 應細化各詞類近義詞的辨析框架
現有框架具體到特定某個詞類的近義詞辨析時會有問題:如:近義名詞,除了一般的辨析角度,還需要考慮在所指對象的范圍、規模、形態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因此,應該進一步針對各種詞性的近義詞制定出更詳細的辨析框架。這樣教師才能更全面、準確地講授。
2 應提高近義詞研究成果的轉化程度
將專家式辨析轉化為可寫入教材的內容
3 加強對習得難度、過程的研究
對教學、教材編寫有幫助
4 對偏誤的深入分析
深入到不同義項的區分、對偏誤原因的實證研究、用實證方法弄清引發近義詞偏誤的真實因素
5 加強對教學法的實證研究
教學中,哪些需要重點講練?如何教學?
這篇綜述是對現有文獻的重新整理和分類,在展望部分比較詳細。值得借鑒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