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3班3組作業雨匯總

2017年10月14日作業提交情況

作業:應交13人,實交13人,遲交0人,未交0人
圍觀:劉源
點評:應交13人,實交12人,遲交0人,未交1人
未交:李正主


小組最佳文章:

題目:《舅媽是英語老師,就應當教你英語嗎?》

作者:林燕玲

選出方式:志愿者推薦


推薦文章:

一.林燕玲 《舅媽是英語老師,就應當教你英語嗎?》

推薦原因: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怎么去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值得做父母的深思。

二.張穎 《成為我自己》

推薦原因:對自己的深入分析,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回想一下,自己有多長時間沒有進行這樣深入的思考了。

三.蘇溢 《快與慢》

推薦原因:信息膨脹的社會,都在努力去獲得更多的知識。然而,在追求這些的時候,為什么會越來越煩躁?是不是應該靜下來,喝杯茶、看本書、聊會天兒。


本組2017/10/07作業匯總(按提交順序):

一.931 林燕玲

文章:《舅媽是英語老師,就應當教你英語嗎?》
點評: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三個小孩A、B、C。有一天A有兩個蘋果,給了B一個,B很高興,第二天A又給了B一個蘋果。就這樣,A每有好東西都會分B一個。直到有一天,A把好東西給了C,于是B就不樂意了,為什么給他不給我。
有時候你給慣了別人什么東西的時候,別人就覺得你應該給他,不給就是你的錯。其實在這里,你又有什么錯呢,你給他是出于好心,不給也理所應當。但在別人看來,你不給就是你的錯。
作者講述的這個事情,其實很常見。習慣了別人的給予就不會自己去想這個事情怎么去做了。作者的及時拒絕,對于雙方,對于孩子都有好處。并且作者也認真分析了,作為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怎么辦,很詳細。
歸根結底,出現了問題還是得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自己能解決的就絕不麻煩別人,實在解決不了的可以向他人尋求幫助,但別人的幫助永遠是暫時的,自己才是永久的。


二.352 蘇相如

文章:《我突然成為了一個沒了大牙的人》
點評:
一顆大牙,一條老腰,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誡大家:要懂得節制,別失去了才懂得了珍惜。很有教育意義的文章。
是啊,可能很多年輕人都是這樣的吧。總覺得自己的身體是多么的棒,總是把前輩們的勸教都當成耳旁風,甚至還會嘲笑。
早上打球,下午踢球,晚上打游戲、熬夜通宵。這是我大學時周末的生活。當時覺得沒嘛影響,而現在就感覺到有時候身體莫名其妙的不舒服,睡覺也不好。也許這就是上學時留下的,如今都反映出來了。
身體是根本,有嘛千萬別有病。前提是,你得愛惜它,珍惜它。


三.936 白海華

文章:《《這樣寫出好故事》讀書筆記2-lock原則》
點評:故事的情節,才是故事最重要的部分。而搞定情節,有一個lock原則。在這個法則里,概括了情節的四部分:有趣的主角,主角的目標,沖突,沖擊結尾。
雖然有lock原則,但并不是說擁有了這個原則就一定可以寫出好作品。就如不同的人按照同樣一個食譜炒出來的菜是不一樣的一樣。在掌握了lock原則的基礎上,添加一些"佐料",會讓寫出來的小說更加好看。三種"佐料":更多角色,背景,對話。
也許這個原則不單單是用于寫小說,也可以適用于寫其他的東西,可以嘗試一下。謝謝作者的分享!


四.924 李正主

文章:《創業也是一種修行》
點評:作者是創業七年,我是工作七年,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
雖然不知道創業具體指的是什么,但創業是種修行的這個說法,我很贊同。
我覺得,不論做大事,如創業,還是做小事,如工作,都是一個不斷地調整自己,修正自己做法的過程。不同的是,工作時的目標是由公司來設定,出現了問題不用自己去主動承擔;而創業則是完全由自己去負責,目標的制定,任務的制定,出現的問題,怎么解決問題等等,不用你主動承擔,而是你不得不去承擔。
方向的選擇,時機的選擇,發展節奏的選擇,這三個方面是很容易忽略的。走著走著就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了。其實這三點用在工作上也是蠻實用的。
謝謝作者的分享!


五.935 蘇溢

文章:《快與慢》
點評: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引起了作者關于焦躁的思考。為什么會焦躁?從采集時代,到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到如今的信息時代。信息越來越多,人們忙于關注各種各樣的信息,想及時地獲得每一條信息,而忽略于靜下心來去關注某一件事情。就像我們沒有時間給父母打一個電話一樣。浮躁就是這樣長期積累的結果。
快節奏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物質的豐富,生活質量的提高,同時我們的心也變得浮躁。有時候真的需要靜下來,喝杯茶,看本書,給親戚朋友打個電話,嘮嘮閑嗑,放松心情,讓浮躁的心靜下來。謝謝作者的分享!


六.932 寇帥

文章:《《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積極主動》
點評:積極主動是高效能人士第一個需要培養的習慣。對自己或別人有所承諾,然后從不食言是其本質和表現。選擇自己的行為,然后承擔行為后的結果。積極主動不單單是行事的態度,還意味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積極主動是一種態度,不論是對工作事情,還是生活,都是一種正向的能量。當把它培養成一種習慣時,你的人生將永遠都是積極向上的。


七.944 張穎

文章:《成為我自己》
點評:看到作者對自己的分析,也有事實舉例,肯定是對自己的這些下了一番時間去思考。同時,作者提到的那幾點,我也都中招,我也是實在的用外部評價體系的人。
原來自己的實在,是因為自己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害怕別人對自己的說道、評論;做事情,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口中的評論,外界的壓力。太可怕了,我才剛剛意識到呢。還自我感覺良好呢,需要自己深深地思考一下的。謝謝作者的分享!

八.927 趙波
文章:《成為一個系統》

九.937 常金龍
文章:《what is bitcoin 》

十.956 周嫻
文章:《又低又難騎的小黃車給我帶來的體驗》

十一.925 段志強
文章:《畢業后的這"一輩子"》

十二.926 徐蓉蓉
文章:《行走的方向》PDF

十三.933 鐘婷婷
文章:《如何改善生活?[《心流》讀書筆記一]》

第3組志愿者:段志強
2017-10-15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