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可以干什么

尤其在近五年社會形態發展腳步很快,你若跟不上節奏就在無形中被淘汰。

記得08年那會,商務電子初現苗頭,周邊在網上購物的還少之又少,雖然看到網上很方便,但是在初期還是有抵觸心里,安全性因素不確定居多,再者支付寶要鏈接這綁定那的,感覺太復雜了,現在看來這只是一種必然趨勢,早知道多注冊幾個賬號也是值錢的。

再到后來微信的出現,記得剛開始習慣了用QQ聊天,大家知道語音聊天這個功能可以節約大筆的電話費,就開始轉向了微信,也由開始的不適到現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微信,基本上把QQ擱置在一邊了,QQ用得比較多的也就是它的郵箱啦。

科技創新永遠不會停下它的腳步,現在人工智能慢慢闖進我們的生活。

前不久去參觀了一次光電展,會場里展示的都是大型公司研究出的最新成果,最吸引大家的當然是機器人,一排機器人在展架上各自負責自己的任務,有的會彈琴、有的會唱歌、有的會拖地,有的會對話、有的雕刻。

會場上還有很多東西吸引了我,例如自動化的掛畫,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掛畫屏里選擇喜歡的圖畫,外觀跟名家畫的沒太大區別,好處是內容可以自定義、方便、省事、而且節約空間跟資源。

還有一個會議屏,能用上電腦所具備的全部功能,外加可以在屏上涂抹替代了傳統的寫字板,而且價格又很有優勢。

再到大型航天、船舶制造,都是智能流水線,人在旁邊起到監督管理的作用。我在一旁拍手稱贊的同時反問自己,它們要是全面進入市場,那以后我們該干什么?

記得,在楊瀾的書里提到過:日本長崎豪斯登堡的奇怪酒店,酒店里全部是機器人在為客戶服務,想想有多么震撼!雖然它們動作還很緩慢,語言也溝通不順暢,但是他們已經開始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那一天遲早會到來的,難道就真要眼睜睜看著人被機取代嗎?當然人機共存是理想狀態,在它來之前我們能做點什么呢,我自己總結了一下。

第一:我覺得一定要擁有深入思考的能力,而且思考的方向是對的,至少智能的東西在人性上很難跟別人達到共情,難以在心靈層次跟別人交流。

第二:個人事業的選擇要結合時代跟社會的發展需要,所以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第三:選擇完就要扎根、積累經驗,然后做到行業的拔尖位置。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只能說體驗比較豐富,但到最后一事無成,只能成為機代品。

第四: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很遠。一個人可以創造夢想,一群人才能實現夢想,所以要有吸引一群人一起完成共同夢想的能力,也就是領導力。

掰了這么多,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就看每天怎么安排怎么用,這里面最大牽動你行動的就是你有多想要,別人就會為你多讓道;你有多堅信你的夢想可以實現,你就有多拼博努力,你的目標就越清晰。

未來我們可以干很多很多,唯一的就是我們要為未來思考,為未來做準備!然后迎接未來的大門的到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