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評測】“連體重都控制不了,何以控制人生?”雖然只是一句網友的口胡,但也說明了大家對自己的體重還是很看重的。在一次小組會議上,PConline編輯們聊起體重秤,發現大部分編輯家里都會備上一臺,還有個別潮編用的是智能體脂秤。
這時主編大佬突然問起了一個相當有難度的問題:“這些體脂秤測得準嗎?”會議上編輯們頓時鴉雀無聲,場面一度非常尷尬,好在用智能體脂秤的潮編率先發話,打破了尷尬:
“呵呵。”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借來了4款售價都是199元的有品體脂秤S1 Pro、榮耀體脂秤、小米體脂秤、以及云麥好輕體脂秤進行測試。
參考京東自營的體脂秤,按銷量排序,除個別型號外,大部分熱銷商品都落在200元以下的價格區間。加上4個都是市面上比較熱門的體脂秤品牌,相信這4款體脂秤還是很有代表性的。
由于本文較長,所以我們先給大家奉上4款體脂秤的體脂測量準確性對比結果,數據對比的依據是廣州一家三甲醫院的檢測報告,感興趣或者對結果有疑問的朋友可以看看后面的詳細解釋。
什么是體脂秤?我們又為啥需要它?
智能體脂秤,顧名思義就是一把集成人體脂肪含量檢測功能的體重秤。過去人們往往更關注體重,但隨著健身概念的普及,體脂便取代了體重成為更加科學的胖瘦指標。體脂秤可以與手機上專屬的App配對,并根據用戶輸入的年齡、性別、身高及測得的體重、體脂計算出用戶的身體狀況,類似醫學上的人體成分檢測。
體脂秤的分析令身體狀態變得更直觀
“一拍肚皮就能知道的事,還整得挺復雜。”這大概是不少網友對智能體脂秤的第一印象。確實,一個人胖不胖,我們從他的身材就能輕松判斷出來,何必特意買個秤來告訴自己到底胖不胖?道理是不錯,但體脂秤的功能不止是知曉,更重要的是把感覺轉換成可視化的數據和圖表,并對結果進行記錄和分析。
4款體脂秤可檢測的項目
體脂秤可以根據你的身體狀況給出恰當的建議,對于想要保持健康身材的用戶來說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有品PICOOC App中的健康建議
體脂秤到底準不準?
· 體脂秤的測量原理
市面上的體脂秤測量體脂含量的原理基本是一樣的,就是生物電阻測量法。這種方法利用電極向人體發放電流,進而測量人體的電阻值,根據測得的值和用戶提供的身高、體重、年齡和性別等信息進行計算,得出用戶的體脂率和其它的一些人體成分數據。
切忌在鍛煉后立刻測量體脂
這種技術由于成本低而且操作簡便,已被醫院和健身房廣泛應用。不過我們看到不少網友吐槽健身房的體脂測試儀器不準,這里PConline特別提醒一下,人體的電阻值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測量前身體不能缺水,也不能做劇烈運動,否則測量結果會出現很大的誤差。所以下次去健身房可以先測量再進行鍛煉,或者在鍛煉后1小時再測量。
· 讓權威數據證明誰測得更準
為了搞清楚哪款體脂秤最接近人體真實的體脂水平,我們專程派一胖一瘦兩編輯到廣州一家三甲醫院進行人體成分檢測。同時我們也捎上了4臺體脂秤,以便在相近的時間內獲得醫院和4臺體脂秤測量的數據。
醫院里的體脂儀同樣是使用生物電阻測量法,不過除了赤腳站到儀器上外,還得手拿顯示屏兩邊帶金屬電極片的手柄,更多且更大面積的電極有助于提高數據的準確程度。可惜的是醫生只讓一名患者進入診室,所以我們無法拍到具體的測量過程,大家將就腦補一下吧。
奉上醫院的測量結果,由于報告比較復雜,我們會在后面摘取一些體脂秤對比會用到的數據,大家知道這些數據真的來自醫院檢測結果即可,當然感興趣的可以點擊查看大圖:
左邊是瘦編輯,右邊是胖編輯
根據醫院檢測的體脂和體重數據,和我們現場做的體脂秤測量數據進行對比,可以看出4臺體脂秤數據是否準確。值得注意的是,醫院檢測的體重結果是減去了1kg的衣服重量,所以瘦編輯連衣服體重是52.7kg,胖編輯是97.2kg。
測試數據表明,榮耀體脂秤在體重和體脂方面的誤差最少,而小米也還不錯,體脂誤差僅為8.3%,我們認為兩臺體脂秤的結果都算令人滿意的。其中小米在測量瘦編輯體重時出現了較大誤差,不過平時的測量倒是比較正常:
瘦編輯在小米體脂秤中的體重記錄,低谷的三點是20日在醫院中測量的結果
至于有品和云麥兩款產品出現了較大的誤差,其中主要是在測量兩位編輯的體脂率時準確度較低,結果和醫院檢測報告差別有點大。
最終結果來看,我們認為榮耀體脂秤和小米體脂秤在體脂測試準確度上都非常不錯,至于有品和云麥兩個產品準確度就差得有點多了。
· 體脂秤里面的數據到底值不值得參考?
上面我們對比了4款體脂秤在體重和體脂方面的數據,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關注度可能并不高的數據供用戶參考,這些數據到底又準不準確?我們同樣根據醫院的測試報告,比較看這些產品的數據是否可靠。
先給大家來一些名詞解析,一般體重秤會出現下面幾個測量數據,并對用戶的數據進行分析,給出合理的運動和作息意見。我們就用4款中分析最直觀的有品體脂秤S1 Pro中瘦編輯測量的數據給大家舉例:
BMI:身體質量指數,BMI指數=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國際上常用它來衡量人體的肥胖程度,但沒有把體脂計算在內,因此意義不大,下面也不會拿來做比較。
水分率:顧名思義是水分占體重的百分比,正常男性約50~65%,女性約45~60%。
基礎代謝率:是指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一天消耗的總能量。這個數據可以用體重和年齡計算,但體脂秤一般會用減去體脂的去脂體重計算,會準確一點,但其實只能算是估算值,可供參考。
內臟脂肪等級:內臟脂肪指腹腔內內臟間隙附帶的脂肪,以等級表示,一共15級,一般不高于5級即是標準的水平。等級過高意味著容易引發血脂、高血壓等疾病。
肌肉量:就是人體的肌肉含量。
骨量:骨量是用來代表骨骼健康情況的指標,其中榮耀體脂秤App用“骨鹽量”表示,雖然骨鹽和骨量不能劃等號,但其App上顯示的標準同樣是骨量的判定標準,因此指代的數據是一樣的。
蛋白質:蛋白質占人體體重的百分比,即蛋白質含量。4款當中只有小米體脂秤無蛋白質測量項目。
然后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醫院報告和4款體脂秤測量結果:
表格比較長,其中云麥在到醫院當天測試時一直連接不了手機,回到編輯部后瘦編輯的數據離線同步成功,而胖編輯的不行,說明云麥可以保存最后一次的離線數據,胖編輯的數據就無法比較了。另外小米沒有計算蛋白質含量的功能。
? ? ? ? 總體對比結果依然是榮耀體脂秤和小米體脂秤勝出,兩者測量的結果和醫院檢測結果只有不到10%的平均誤差,數據比較可靠。雖然有品的數據分析和建議做得最直觀易懂,但數據誤差為還是大了點。至于云麥好輕的表現就比較差了。 ??
綜合兩方面的數據,我們認為榮耀和小米兩款體脂秤都是數據更具參考意義的產品。這里PConline提醒大家,體重秤的數據無論如何準確,都只能作為參考,關于身體健康狀況的問題還請咨詢醫生。
買了不準的咋辦?不糾結,看變化
體脂秤不準是不是就廢了呢?還沒有購買的讀者可以根據本文進行判斷再購入設備,而對于已購入的小伙伴們,不必太糾結準確度,關鍵是看變化。
· 科學地使用體脂秤
影響體脂秤結果的最大元兇在于運動和身體水分的變化,因此在測量前不能做劇烈運動,也不要在大量進食、喝水和沐浴后進行測量。
· 看一段時間內的體脂變化 一般比較合適的測量時間段是起床后1小時、睡覺前1小時和三餐后1小時,不過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習慣進行測量,注意每次測量在每天的同一時間進行,然后注意以上要點即可。
體脂秤的準確度雖然差點,但注意科學使用的話,長期收集起來的數據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通過掌握自己身體體脂的變化合理地調整作息和生活習慣,同時根據體脂秤附帶的一些運動指南開展適當的運動,對身體健康會有一定的幫助。
因此,如果已經購入了體脂秤,大可不必糾結其準確度,而是注意記錄觀察變化,從中及時調整自己的作息飲食和運動規劃即可。
總結:購買體脂秤的一些建議
體脂秤比傳統體重秤更能如實地反映一個人的肥胖狀況,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對于想要減肥的用戶來說,我們還是建議入手一臺體脂秤。而在選購除了精準度外,還有其它地方值得注意:
對于有智能運動設備的用戶,我們建議購買該品牌旗下的體脂秤,我們手上的榮耀和小米體脂秤都可以和自家的運動設備聯動,獲得更詳細的運動建議。而對于一般用戶,可能就沒有那么多講究。
其次,我們推薦使用ITO電鍍膜的產品,ITO電鍍膜和電極片到底誰準其實更多是玄學范疇了,但ITO電鍍膜因為不像電極片那樣受導電范圍的限制,站秤時可以更加隨心所欲一點,而且ITO電鍍膜的產品外觀也會相對好一些。
? ? ? ? 最后,PConline認為體脂秤只能作為一個參考,雖然本文論證了4款體脂秤的準確性,但我們還是建議有需要的讀者可以去醫院咨詢醫生相關的意見,一般醫院的營養科是可以做人體成分分析的,而且費用大都在10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