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喚醒你的意識
你在自己的頭腦中創造著世界,是因為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維,卻不能控制這個世界。基本上,你是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里重新創造了外部世界,然后活在自己的思維里。
真正的個體成長是超越自己感覺不適和需要保護的那部分自我。要不斷地讓自己記得自己就是內心里敘述的那個人。不過,內心的成長也在于不要總想著自己,不要過于自我,這是唯一能實現內心安寧和滿足的辦法。要真正獲得內心自由,你必須客觀看待自己的問題,而不是讓自己迷失其中。
思維可以停止,也可以變得異常嘈雜。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但果真如此嗎?詞典對思的定義為產生思想,用思維來考慮概念和做出判斷。問題在于是誰在運用思維來產生思想,并控制這些想法,轉變為概念或者判斷?當這些想法都不再有時,對這些想法的感受者是否存在?幸好你不必對此冥思苦想。沒有這些思想你也會無比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例如當你進入深度冥想的時候,思維就停止了。你了解這樣的停止狀態,你不會對其思考,你只是意識到自己沒有思考。你的意志力勝過一切,所有的客體都呈現在你面前,而你一直都有意識地接受著這一切。
一旦你意識到一是本身,就達到了一種截然不同的境界。現在你意識到自己是誰,你就變成了一個清醒的人。如果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其實自己的內心擁有非常顯著的能量。這種能量不來源于睡眠,也不來源于食物,卻總是能為你所獲取。它源源不斷的涌現出來,從內心深處充實著你。當你充滿這種能量時,會覺得自己能轉動整個世界。
而你卻不能隨時感覺到這種能量,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你阻礙了他。心靈之所以會關閉,是因為被你過去儲存下來的,未消耗的能量模式所阻塞住了。你只需要審視自己每天的體驗,就會明白這一點。如果你完美的保護了自己,那么你就永遠無法成長了,你的習慣和你的性格會停滯不前。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可以讓你保持內心的開放。那就是用不關閉內心。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內心的能量。如果你總是疲憊不堪,從未感受到生活的激情,那生活也活無樂趣可言了。如果你總是充滿靈感和能量,那么每一天的每分鐘都是令人興奮的體驗,學著去做這些事情。通過冥想,通過專注,以及自發的力量,你也能學會讓自己能量保持開放。只需要放松就能做到。
記住,你如果熱愛生命,是不應該對什么事都關閉內心的。永遠也不要對什么事情關閉內心,生命的意義就在于體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刻,然后去體驗下一刻,再下一刻。
二享受生活
精神旅程是一個不斷轉變的過程。為了成長你必須放棄想要保持不變的苦苦掙扎,你要學會隨時擁抱改變。你每天都背負著自己不應該被的負擔,你害怕就自己不夠好,或者害怕失敗,你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和自我意識。你害怕別人會刺激自己,利用自己或者不再愛你。這些都給你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某個時刻你會清醒過來,承認自己內心出現了問題。只需要觀察,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思維不斷在告訴自己該怎么做。
假想一下,如果沒有那些神經質的、自私的內心念頭,人生會多么有趣。你會享受生活,因為你會真正的了解他人,而不是需要他人。你會快樂的度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盡力讓自己的人生來修補內心的不安。
先從小事開始吧。例如某人對你說了你不喜歡的話,或者更糟糕的是,他根本無視你的存在。你正在散步,看見一位朋友。但他徑直從你身邊走了過去。你不知道他是沒聽到或者就是壓根就想忽視你。你也不確定他是不是就是在生你的氣,或者發生了什么的時候就開始浮想聯翩了。這正是現實生活中審視自己的好機會!這地球有幾十億人,其中一個人沒有和你打招呼。你會說自己無法應對這樣的事情嗎?這樣做理智嗎?
就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來解放你自己。現在你有兩種生活方式可以選擇:你可以耗費畢生的精力,待在自己的安全區里;或者為自己的自由奮斗。當你真的在意識上覺醒時,你會意識到自己身處牢籠。如果你努力掙脫牢籠,如果你知道該如何度過每一天,那么整個人生都會變成自由的體驗。
人的一生中,最好的老師之一是死亡,它可以教給你的東西比任何人任何事都多。人們告訴你,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人人生而平等。但貧富是我們不同,死亡卻能在一瞬間讓我們完全平等。如果你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的每個感受中去,那么死神就無法從你身邊帶走什么。因為你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所以沒什么可以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