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知道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家人有偏心,老師也有偏心。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沒有無緣無故的喜歡,同時,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討厭。
在我上學的時候,我不是一個愛積極回答問題的孩子,甚至害怕在課堂上說話,老師不喜歡我,甚至其他同學也不喜歡我。課后問問題,老師總是給那些和他關系好的同學先解答。慢慢的,我就不去問問題了。等輪到我的時候也上課了。我知道我只能屈服于這種不公平。
不愛說話不代表沒有想法,我總是感覺我是獨特的,當然,這也是一種自我安慰。慢慢長大了,讀了些書,漲了見識,我發現這種不公平充斥在各個角落,每天都在上演。而作為旁觀者只能靜靜的看著,因為每個人都都經歷過,也都麻木了。
上了班,就更嚴重了,同樣是應屆畢業生,一樣的流程,一樣的管理,說好的一樣的工資,為什么就有特例,這不公平。我知道這種情況又出現了,我該怎么辦。
是我太單純了,我太過理想主義。但是我也相信總有人會打破這種不公平,還給我們公道。只有經歷過不平等才會更期待公正,所以我要努力,我要為自己贏得公平,只要自己強大,才會贏得尊重,才能得到相對的公平。
在我生下來一個多月的時候,我就開始吃藥,萬幸最終活了下來,我相信既然老天讓我活了過來,我就能為自己做些什么。
我要努力工作,為了自己,為了那些正陷于不公正待遇的人,要贏得尊重,贏得公平。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