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查理·芒格在美國加州的一家醫(yī)院安詳去世,享年99歲。查理·芒格從1978年起擔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他和沃倫·巴菲特一起創(chuàng)造了伯克希爾公司股票賬面價值年均20.3%復合收益率的投資記錄。除了投資家的身份,查理·芒格還是慈善家、思想家,被眾多價值投資者奉為人生導師。芒格雖已離世,但芒格思想會繼續(xù)傳播光大,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查理·芒格生日的是1月1日,祝他100歲生日快樂!
??世界即課堂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內(nèi)部講話》記錄了丹尼爾·佩科、科里·雷恩30年來(1986~2015年)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的筆記,兩位作者都是巴菲特和芒格的迷弟,其中科里·雷恩還曾在伯克希爾擔任了9年的內(nèi)部審計師(1983~1992年)。
本書的英文書名是《University of Berkshire Hathaway》,直譯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大學,這個書名更能體現(xiàn)作者之一丹尼爾·佩科所采用的學習方法-“世界即課堂”(1987年會議紀要),即尋找世界上最杰出的投資人做導師。佩科和雷恩把伯克希爾當作大學,把巴菲特和芒格當作導師,孜孜不倦地吸收這兩位世界上最杰出投資人的投資知識和人生思想,并通過這本書分享給和他們有一樣想法的讀者。
? 成功投資的“羅塞塔石碑”
作為頂級投資大師,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資理念最受人們關注,很多年份的紀要中都有關于價值投資的問題。對我印象最深的來自2002年紀要中巴菲特對于“投資的關鍵”的回答:成功的投資并不復雜,投資的“羅塞塔石碑”是記住股票是企業(yè)所有權(quán)的一部分,這一原則為理性投資提供了基石。他建議大家實事求是,鎖定自己的能力范圍,嚴格要求自己,不越雷池一步,千萬別受輿論影響。
看到這里,我馬上想到唐書房公眾號2016年9月3日啟用并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股票的本質(zhì)》,“中文里的股票,是兩個字:股、票。它代表了兩種屬性:股權(quán)的屬性和交易票據(jù)的屬性”,“股和票,兩種屬性,兩種參與者,兩種模式,兩種心態(tài)”,投資是一個認知變現(xiàn)的過程。2023年6月12日,唐書房發(fā)表了第1000篇原創(chuàng)文章,他也是我的榜樣。
? 等待好打的慢球
2002年紀要中還有一個條目讓我印象深刻,巴菲特常常用“等待著好打的慢球”來描述關于伯克希爾的資產(chǎn)配置方法,這個關鍵詞在2003年的紀要中也有記錄,巴菲特說他每年只需要有一兩個好主意就夠了,“市場是為你們服務,而不是來指導你們的”。
2009年紀要“巴菲特經(jīng)濟課程101”中提到,巴菲特喜歡在大學教書,他在2008年為49所大學的學生們上了8堂課。 巴菲特說如果辦商學院,他只打算開設兩門課程:1、如何判斷企業(yè)價值;2、如何思考市場,就這么簡單。(唐朝中翻中為:學會給企業(yè)估值、如何面對市場波動)。這兩門課在2012年巴菲特和芒格一年一度對現(xiàn)在投資組合理論及商學院教學模式展開抨擊時再次提及。
投資有很多反人性的東西,人更愿意積極行動、挑戰(zhàn)難度、提高預期、追隨潮流……投資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并不容易,需要不斷學習和深入思考。而伯克希爾年會離不開的主題就是 “獨立思考”,巴菲特和芒格也多次建議“最好的投資是自己”,他們都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兩個智慧的段子手
巴菲特和芒格的睿智還體現(xiàn)在他們特別善于用其他領域的模式來解釋和說明投資的問題,比如上文提到的“好打的慢球”是巴菲特用一個棒球邏輯來描述資產(chǎn)配置。1991年會議上,巴菲特對“尋找投資項目和管理人才”的建議是采用籃球教練的思維模式,迅速從一群人中鎖定7英尺隊員(1米=3.28英尺),只消一個好球員,就能讓整支隊伍變得與眾不同。
巴菲特和芒格時常冒出金句和段子,會讓讀者忍俊不禁。2003年有人問了關于“成功的生活”的問題,芒格用了一個笑話作總結(jié):一位牧師主持一場參加人數(shù)稀少的葬禮,他要求大家對死者說上幾句話,一陣尷尬的沉默過后,他請求道:“難道就沒人能為死者說句好話嗎?”他們身后傳來一個沙啞的聲音:“好吧,他哥哥更壞。”
? 人氣越來越高
作者丹尼爾·佩科第一次參加伯克希爾年會是1984年,有300人參會,再往前推1980年只有13人出席,而70年代只有6名股東參加,就在當?shù)氐目Х瑞^舉行。本書記錄的時間跨度從1986到2015年,參會人數(shù)從500人暴增到40000人,股價由2475美元漲到了226000美元,而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也從不到3個小時左右的公司年會,逐漸變成了為期3天的奧馬哈年度嘉年華。
隨著參會人數(shù)越來越多,巴菲特和芒格回答股東們問題的時間會長達5~6個小時之久,這在書中每年的筆記數(shù)量有所體現(xiàn),1986年紀要有4頁,到后來最多的2013年紀要則足有20頁。會上問題不僅僅是伯克希爾和旗下公司的情況,還涉及公司治理、金融工具、商業(yè)、行業(yè)、市場、宏觀、政策、投資理念、甚至人生哲學等方方面面。
誠如作者在引言中所述,這本書不太適合初學投資者。首先形式上,它是按照年度和關鍵詞羅列,記錄每年會議上巴菲特和芒格對該事項的評論和見解,沒有針對某一問題的系統(tǒng)性闡述;其次內(nèi)容上,每年討論的問題會有重復,初學者可能會覺得怎么前前后后總在說一件事。本書適合想像巴菲特和芒格一樣思考和投資的人,連續(xù)30年的跨度能讓讀者以更長的時間角度去審視巴芒的思考和決策過程,而且兩人金句和段子頻出,引發(fā)思考的同時也讓人會心一笑。
? 結(jié)語
2023年5月6日,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又一次在奧馬哈舉行,當93歲的巴菲特和99歲的芒格進入會場,超過40000人的會場響起久經(jīng)不息的掌聲,我想本書的作者應該也會在現(xiàn)場,他們一定不會錯過每一屆的股東大會。這一年也是芒格最后一次出席。
查理·芒格曾說:“在我的一生中,我所認識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是一直讀書的——沒有一個,沒有一個。” 閱讀是普通人提升認知最簡單、最有效的手段,閱讀有關巴菲特和芒格的書籍就是學習他們思維方式的最好途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