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剪了頭發回家,推門無人,看來小家伙英語課還未回,正想著給姥姥電話,門外響起元寶的聲音。
一進門,姥姥一臉的疲憊,講元寶英語課后和coco鬧別扭,在餐廳大哭大鬧,沖姥姥大喊,這次姥姥真的被氣到了。
小家伙一聲不吭,使勁爬到我的身上,頭埋在懷里,也不說話。
我知道,她從來不是那種傳統意義的乖孩子,我也從不想她是那個大家認為的乖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引導她既不委屈自己,也能適應環境,難嗎?我經常找不到方向。
"寶寶,能和媽媽聊聊嗎?"
"沒事啊!"
小家伙一臉執拗,臉埋在我的懷里。
"寶寶今天不開心了,心里的小火龍想噴火。"
還是不愿意說話,使勁粘著媽媽,感覺到媽媽的不接納,但仍舊想在媽媽這里得到溫情與認同。
"元寶,我們有不開心有情緒都很正常,媽媽都接納,我們就是需要找到小火龍噴火的方式,怎么發泄情緒。發泄情緒不能傷害自己,也不能影響他人。在餐廳大喊大哭就會影響他人。"
想和元寶聊聊尊老的話題,也不知是否恰當,捧起元寶的小臉:"姥姥姥爺是我的爸爸媽媽,媽媽忙不過來,姥姥姥爺給媽媽幫忙照顧你,對姥姥大喊,這樣姥姥會很傷心的。媽媽鄭重和你說,這個我不接受也不允許,我們都會有不開心,但不可以對著姥姥姥爺大喊,我的爸爸媽媽是我最重要的人,我不允許任何人這樣做,也包括你。"
聽到我如是說,姥姥看起來有些如釋重負:"元寶不讓我告訴媽媽。"
最近很多時候,她這樣的事都不愿意告訴媽媽,是擔心因為這些媽媽會說嗎?還是擔心媽媽不愛自己了?
送走姥姥,和元寶擠在一個沙發上閑聊。
"媽媽今天也不太開心,也遇到了一些事。"
"什么事啊?"元寶問。
"媽媽發現別人有的,媽媽沒有,媽媽覺得很失落,傷心。"
"那沒事啊,很正常。你就問別人在哪買的唄!"
"買不到啊!"
"沒事,你就問唄!coco有的我沒有,我有coco一樣的衣服。"
"哦,要是coco有的我們也有就好了。"這大概就是最近說的同伴壓力,別人有的我也要有,元寶最近對于這個很在意,看來今天也是如此。
"我不開心,小火龍想噴火,那怎么辦啊?"
元寶:"沒事,你就找沒人的地方喊唄。"
我說過的話其實她都記得,也許太小了,很多東西表達不出來。說了好多"沒事",沒事是否代表著有事?還是身邊哪個大人不斷重復"沒事"呢?
"寶寶說得有道理,要是小火龍想噴火,我就找個沒人的地方喊出來。"
想起李巖的一段話,很認同,抗挫折,并不是要做一直承壓的那個,而是應該是能最快自我泄壓,一次次自我調整來扛得住再次來襲的壓力。
談了對姥姥姥爺態度的問題,存在著我的不接納,應該算是表明我的界限。全程沒有批評元寶產生情緒是不對的,也試圖引導元寶發泄情緒的方式,還不完美,但自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