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 故事人人都會講?可為什么你講的連小孩子也不愛聽

你真的會講故事嗎.jpg

* 前言:看完本文大約需1分鐘,之后你將把握故事的靈魂。*

你以為拿著本童話書照著念就是講故事?那是復讀機吧?那什么樣才算是會講故事呢?總有那么些人,或是你的朋友,或是你的同事,他們是午間休息的時候的眾人的焦點,不論侃什么,哪怕只是些日常瑣事也能說得趣味橫生,大家伙兒都聽得津津有味。可是你要問他們問什么能說得這么好玩,他們一般是答不上來的。因為這對于他們來說,是天賦。

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就不能講得比他們好。可能你會問,我為什么要學會講故事呢?或者說學會了講故事,對我有什么好處呢?第一,是讓你變成一個有趣的人。不要小瞧“有趣”!這可是一項高級的技能!以后有機會咱們再展開講。第二,是有助于你看清一件事甚至是生活的本質。好了,閑話少敘,先讓我們來更正一個觀念。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故事

“人類對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饜足的”羅伯特·麥基在《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一書中如此說道。試想一個人的一天會看多少故事呢?早上刷刷手機里的新聞推送或開車的時候聽聽廣播(沒錯,新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故事),晚上看看電視劇或者出去看個電影,或許你還會去酒吧聽人們在自吹自擂,空閑的時候你可能還會看看一些閑書小說,等到了睡著的時候,你還會做夢!你看,你比你所想象的還要需要故事吧。所以你很有必要了解故事。具體的技巧大家不妨去看上面提到的那本書,它可是被稱為“故事圣經”的啊。但今天我們只了解一個最關鍵的點。

無沖突不成故事

在本書的第九章中所提到的“沖突法則”,就是故事的靈魂。為什么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他們能夠把故事給講活了?除了他的語言可能很風趣等因素之外,他一定是準確把握了故事的沖突點(當然他自己不一定意識到了)。比如說,一個趕著去上班的母親送一個淘氣孩子去上學,母親想要麻利了事,而孩子就是鬧騰個不停,兩廂對比,自然十分有趣(話說愛看熱鬧的人的天性嘛)。

說到這,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為什么會有沖突?因為求而不得。生活中沖突無處不在,哪怕你覺得你的生活平靜得連一點波瀾也沒有,它也是有暗流的。往內心深究,你離你的理想還差幾個十萬八千里?往外說,你和你父母之間真的一點矛盾也沒用嗎?再說說與社會之間,如果你想買房,你能輕松買得起嗎?但這些還只是小沖突。

人類的終極沖突是永生與死亡。就像《故事》所說:“死亡就像是一輛貨運火車向我們迎面駛來一分一秒地縮短現在和那時之間的距離。如果我們想獲得生活上的任何滿足感那么我們就必須趕在火車碾過來之前起用生活的對抗力量。”真正打動人心的故事都與終極問題有關比如如何找到愛和自我價值怎樣才能使內心的混亂回歸以及怎么面對巨大的社會不平等等問題。如果你有自己的答案相信你能從容地應對生活。

故事不光要講,更要寫

大家平時在閑聊的時候,誰也不會太在意你的邏輯合不合理。但是寫作能讓你更加注意自己的邏輯。或許有一天,你能成為一個故事大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