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羅振宇在最后一期羅輯思維視頻節目“我們這一代人的學習”里說:“社會發展到今天,知識焦慮已經不是謀生的問題,它是一個求存的問題。換句話說,如果你對社會環境的信息感知能力下降,你原來的生存方式是無法維持的。”什么叫做“生存方式無法維持”?就是”即使你年輕的時候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你也沒有能力在極其復雜的環境當中保衛這筆財富”。三月份聽這個節目的時候還有點不以為然,直覺認為“拿到手的東西只要不得寸進尺又不揮霍浪費,怎么可能存留不住呢?”最近重聽到此處,當下大悸,不禁覺得此說法真是直見性命,動人心魄。

無獨有偶,最近李善友教授在其文“為什么BAT之后是TMD”里稱:“在這個紅利散盡的時代,創業者的主要矛盾已經變成了‘生存結構的持續惡化與認知能力不得不持續提升之間的矛盾’”。如認知不能持續升級,其結果不是原地踏步,而是面臨淘汰和死亡。

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面臨著同樣嚴峻的挑戰。過去我們講“不進則退”,一般的參照物指其他急進中的競爭者們,但今天,參照物變成你作為物理形態肉身所存在的外界環境。在時間滾滾向前的洪流里,我們作為個體的肉身抑或作為組織的想象共同體,無時不刻在向前穿越,意識如果不拼命跟上,那種感覺就像一個宋朝人一眨眼穿越到了清朝,還沒來得及適配,一眨眼又穿越到了現在,身邊縱然有萬般更便利的設施,但卻一樣都對接不上使用不上。(Pls refer to Ray Kurzweil's 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

面臨求存的問題,幸存之道又僅在腦中可尋,然而向內觀之,思維依舊如同一團泡在漿糊里的亂麻,每每觸及均是猛一陣眩暈和惡心。獨自焦慮掙扎了許久,也許也是“心念一閃,震動十方”,半年前偶然間接觸到了永澄老師,當是時,我關注他最重要的理由是據說他特別擅長引導學員澄清理順思路。八月的時候跟著他共讀了《躍遷》,而后這次又欣然參與2018年目標制定的課程,希冀能借他的瓊漿甘露,澆灌下自己的木魚腦袋。

永澄老師拆解梳理思維決策的深厚功力,從下圖中可見一斑:

這次跟著永澄老師通過四個步驟(明確身份--夢想圖景--澄清期待--目標形成)和十個工具(人生跳躍藍圖+七年就是一輩子+我的榜樣+榜樣特質+人生終點站+人生成就九宮格+夢想時光軸+期待對對碰+幸福年目標+日事清)的步步引導,生成了2018年目標。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夢想時光軸”給了我很不同的視角來重新審視未來一年的目標(簡單而言即如德魯克所說“人們總是高估了一年的成就,而低估了五年的成就。”),在“期待對對碰”環節體驗到了逼自己慢下來運用SMART原則澄清期待的好處,在“人生終點站”上聽永澄老師簡介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后頓覺開了天眼.......雖然,如上圖寫了很多,整個過程感覺收獲滿滿,不過在我心中始終縈繞不去的想法是,歸結起來我明年的期待就一個——認知升級。正如那位寫了逼格滿滿的“認知三部曲”的傅盛所曾說過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由于時間流動的速率指數型增長,現實世界投射進我們的感知里已經從三維升到了四維,如果沒有跟著做認知升級思維升維,面對無數不同層次左右沖突的實相在我們眼前飛馳而過,我們不僅看不懂,而且還將因為缺乏穩定的認知框架、無法定位自己而建不起來個人的人生價值體系,因此,認知升級是最重要的事情,是唯一,哪怕終全年聚焦在這件事情上但只往前推進了少許,也會覺得是值得的,畢竟這是求存之道,“自我進化是一切”。查理芒格所說的“普世智慧”、成甲老師所說的“臨界知識”、古典老師所說的“底層規律”、艾隆馬斯克所說的“第一性原理”.....其實都是認知升級彼岸所要建立的那個認知思維框架的抓手,因為這些抓手更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被更科學的方式對照測試,所以它們能夠對沖掉現實世界升維過程中的時間維度,從而使得認知思維框架建立所依存的節骨點,相對其它知識點更為穩定。而以此之上建立的認知思維框架,或許就是查理芒格所說的“多元思考模型”(請見“如何白手起家建立一個 2 萬億美元的企業的挑戰-關于現實思維的現實思考?”)或古典老師所說的“系統思維”。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自己2018年的期待或說目標,圍繞認知升級簡單劃分為兩塊,分別是關于結構化思維和系統化思維的刻意練習。

結構化思維,自大學畢業起幾番研讀《金字塔原理》后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這次希望再精進一點所希望借道的是六西格瑪黑帶的認證學習,其中融合了概率論、流程管理(特別是高德拉特的TOC理論)和Lean等知識,在我看來是用結構化思維分析復雜的具體問題的最高水準了,測量方式就是是否通過CAQ的黑帶認證考試。

系統化思維,永澄老師在《躍遷》共讀中已有所講解,深入淺出。不過在看了一點點非線性動力學理論之后,腦子直接就燒宕機了,所以還是一點一點慢慢來,粗略做的期待分解步驟是:1)學習認知心理學,提高認知學習的效率(猜亦是永澄大神帶大家精讀《快思慢想》的用意)2)建立價值點/抓手(上面已有說,預計要花很多時間尋覓并一個個地刻意練習)3)價值點結合實相做“遷移”(一個情景中學到的東西遷移到新情景的能力),由點而線,由線而面(為什么需要訓練結構化思維?其實就是訓練“由線而面”的能力啊啊啊啊)4)隨著神經聯結的突觸發生頻率增加,開始由面而網形成智慧涌現,即建立起“系統”過程的白盒分析能力 5)Knowledge IPO,輸出價值。

如果硬要框在1年內看來,我有點懷疑這個目標中達不到SMART原則里的A(Attainable),不過沒關系,只要確認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如永澄老師所言金句,給自己多一點耐心“腳踏實地一步步地實現夢想”。

So,“to be” of course! Horseman, pass by!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最近的狀況好像是挺糟糕 本來前兩天就想著要寫些什么了 晚上回的太晚 洗洗澡便累的不行了 說的狀況是什么 身體啊 革...
    難_閱讀 298評論 0 0
  • 今天是我生命當中獨一無二的僅有的一天,如果一切如我所愿,在未來我將還有22931天。一去不返的今天,我收獲了: ...
    接納一切閱讀 142評論 0 0
  • 這是什么生活?書書書,早上教科書,中午教科書,晚上作業本,就這樣?仿佛在脫離現實般的活著,并不活在自己的夢里,反倒...
    嘆月穹下閱讀 327評論 0 1
  • “積極思維不會有否定現實的危險嗎?比如我發現某事好像對我不利,于是我對之不予理睬,轉而關注讓我感到安慰舒服的方面,...
    淺茜閱讀 300評論 0 1
  • 節后上班,沒有好的狀態,基本上迷糊了一天,頭腦遲緩。工作沒效率,沒有完成計劃。 分析了一下,并不是節假日沒休息好,...
    雪23閱讀 20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