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走的人,記得放把火

愿你窮極一生只做一場夢,夢醒而終,葬于北海之畔,有一人為你唱一曲《南山南》

離開吐魯番幾近半年,卻仿佛大夢一場。這段時日,有太多想傾訴吞吐的故事,卻偏偏只言寥語,不著多詞。我不是累,只是不確定有沒有人愿意肯聽,也就懶于提筆。

曾經是大浪淘沙出的細碎光景,隔著山海湖泊,不必翻箱倒篋,重要的、美好的記憶始終與我坐望于光陰兩岸。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去往新疆還不到一個月,烏魯木齊志愿培訓結束下派吐魯番的第一天,與松鼠一起與領導吃飯,極力忍著眼淚,孤單得可怖,而那時的松鼠就好像一根救命稻草,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真的很脆弱。

去的時候我就明白自己不會長留,但是我沒料想的是,會有那么多一道去的朋友選擇了駐留,這是我作為一名異鄉人不敢有的念頭。比如江南,也許吧,那種信馬由韁的生活終將是適合他的。S去了海力派艾日克村,在最基層做著一些在我看來極有意義的事情,給貧困的維吾爾族孩子上漢語課,與內地好心人銜接捐獻物資,那種因為付出而得到的歡喜,大概不是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可以感受的。要好的霜兒目前也仍在鄯善,只是大家終將忙于奔波,聯系漸漸少了,也漸漸淡了,不過有些東西,無論時間過去多少年,我想我、我們都會始終記得。

與我的平凡庸碌相對,似乎其他人都有著更為廣闊的天地,明去了國外,那么細膩敏感有才情的人,的確適合去看看這世界。燕子結了婚,有了寶寶,做了母親,我始終認為這是一種勇氣,雖然總被人夸贊適合持家過日子,但我我卻從沒考慮過有一天自己為人妻為人母時,會是什么一種樣子,我不愿想,也不敢想。孤獨于我,并沒有什么不妥。

我向來不排斥相親,卻也無意于刻意的尋找,更不談燒香算命求姻緣,這是一種際遇,或許可以準備得來,或許準備不來。如果命運真的只垂青于有準備的人?那我是不是只適合三個字:“注孤生”這是玩笑話了。

其實,沐光說離開的時候,我并不太傷心,而今卻常常在午夜夢回時輾轉反側掉眼淚。那個曾經無話不說,任由我抱怨,安慰我大吐苦水笑兩聲突然掉眼淚的人。這世上怕是再也找不出。我曾是那么決絕的人,如今卻常常懷念,懷念48個小時的火車,懷念每一個有的沒的節日,懷念千山萬水的遠道而來。卻也終究只是懷念。

得到,失去,明白與一些人的緣分,也只有那么長而已,蟄伏于四月的大雨,或許不夠一生回憶,卻足以使所有年華老去。世界小了,有時候,一丁點兒大的芝麻小事都會變得事關重要,敏感多疑甚至神經質,因為世界不夠巨大,心不夠寬廣。

蝸居半年,也漸漸理解了,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羨慕曾經的自己。是的,因為安穩從來都是一種變相的畫地為牢。偶爾會特別想出去走走,像曾經的他們,像曾經的自己。

我覺得大抵是我太野了,總想著滿世界滿世界打轉,因為也有那么多只要身邊稍微熱鬧一點兒就興高采烈的人,穿衣打扮審美變女神,可我卻覺得索然無味,甚至是極厭煩那些毫無意義又極其雞肋的吐槽聊天,很多時候卻又不得不牽強附會。而目光卻始終注視著那些拄著登山杖,背著登山包,穿著沖鋒衣,風餐露宿,面龐堅毅的女漢子。所以到頭來,我哪一樣也不是,哪一種人也沒有成為。

很多朋友問我為何不寫小說,其實我真的真的構思了很多情節,卻從未著筆寫下一個完整的故事。說到底我是真的懶,真的沒有耐心,做不了一件長久的事情。比如自考,我已是第三次下決心,花了不少錢,報名,買書,可是我能堅持嗎,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問我自己,答案居然是不知道。我本應該押上一切籌碼,做最周全的準備,讓命運開牌示我以輸贏,誰知,我竟連起牌的勇氣都沒有。可是,還是要學,還是要考,還是要脅迫自己盡最大的努力。

我已然開始了長年的迷途,為復雜的人情世故所困頓,可我居然會因此高興,只因那一日讀小說時看到這樣一句話觸目驚心:“沒有牽絆的人有多寂寞,你不懂。”是的,我竟如此慶幸,生命里有著無數理不清剪不斷的羈絆和愁緒。

于此,竟再無話可寫,倒也罷,不過是些平日流水,無須更多筆墨,有些人有些事未必會相忘于江湖,也許有一天我們會聚在一個老房子的花園里,直到薄暮初上,夕陽和風,隔壁的貓,滿天的星光,還有刻滿風霜的故人模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于夕 近幾日來秋意漸濃,白日的晴空愈來愈寥廓,顯出一種高遠的深藍色,夜里卻忽然就起了風。夏日的蟲鳴早已歸于寂靜...
    棠棠兒閱讀 292評論 0 7
  • 每次回岳父家,湖南新化縣,必吃的美食就是麻辣豆腐條。 新化縣人口150萬,人多地少,為農業縣,當地人勤勞好學上進,...
    張津華閱讀 1,171評論 3 0
  • 耄耋老人詩興涌, 備嘗艱苦志不窮。 振興磚鎮情高舉 輝映永昌立戰功 老驥奮蹄奔干里 歡欣鼓舞贊祁東 快將詩協來成立...
    小啟明星閱讀 251評論 0 3
  • 一聲梧葉一聲秋, 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后。 落燈花棋未收, 嘆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
    紫金鈴閱讀 204評論 0 3
  • 作為記錄文字的載體,每個古代文明都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種材料書寫文字。古巴比倫人將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古阿茲提特人用桑...
    風雨桐閱讀 1,650評論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