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以架構式的角度,去看待時下中國社會中的一些問題。
其實倒可以說的客觀而“冷血”透徹。
我們追尋自我價值也好,奮斗生存也罷,主要的目的便是為了凸顯自我。
人總是為自己的價值觀而活著,且一生在不斷的靠近和正在做自己價值觀念里最有價 值的事情。
以自我為凸顯的中心,那么在整個系統結構里,其他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拿來作為 凸顯這種中心的基點。
比如:金錢、事業、愛情、親情、友情、才華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一個基點。
既然,其他的事物可以被看做一個基點,那么重要的反而不是這種基點,而是與這種 基點之間的聯系或者說是擁有度。
因為,只有這種關系的深淺,才最終決定了整個系統架構的穩定與否。
比如,與父母關系的深淺(擁有度),確定了你是否是一個孝順的人。
比如,與愛情關系的深淺(有擁度),確定了你是否是一個幸福的人。
比如,與事業關系的深淺(有擁度),確定了你是否是一個成功的人。
……
為什么錢很重要?
因為在很多關系的深淺體系里,錢可以快速的或者說更好的建立這種關系。
更好的建立這種關系,就意味著,可以更好的凸顯或實現自我價值。
不過,中間的這些推論,知道的人沒有明說吧。
然而,這種狀態雖然真實,可是在曾經那些熱血過的人身上終究顯得冷血而諷刺。
按理來說,一個人的自我價值與否,正是應該斷了這些聯系后,剩下什么就是什么。
可能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想過,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不需要任何人,只要自己就 能證明自己。不要別人來定義自己,等等。
可是后來,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被定義了。
只要,你還處在中國人情社會的架構中,自然就是一個基點。
可以讓別的基點來定義你,也可以成為別人的基點。
想起初中時,我哥們將的一句話:生活就像一張網,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網上的一 個平凡的節點。
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