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喜歡這種調調

散文作家我最愛的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臺灣的舒國治先生。他在大陸出的所有書我都買來,而且心懷喜悅的讀完了。理想的下午,流浪集,京都的門外漢還以及臺北小吃札記。

舒先生的書呈現出一種慵懶的調調,仿佛在他的生活中沒有煩惱,全都是淡淡的愜意。無論隨時隨地,心情好或者不好,隨手翻上一頁,會感到心無比平靜。比如理想的下午中就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說午睡的好處,真是深得我心,我也是從這本書愛上舒先生。把日常生活寫的如此生動有趣,真是我輩羨慕但又不能及的。

想起來舒先生的書都與日常有關。拋開理想的下午和臺北小吃札記不談,就是流浪集、京都的門外漢兩本書雖然講的臺灣以外的事,但卻是以日常生活的角度,于平淡處見真章,而不僅僅是到此一游,尋求感官刺激。

因為舒先生的書,我對京都、臺灣都充滿神往。哪天去臺灣,我一定會帶著臺北小吃札記,一個小吃攤接一個小吃攤的吃過來,品嘗臺灣最地道的風土人情,品味舒先生經常提起的數年如一日的堅持。如果去到京都,一定要在櫻花盛開的季節,按照書中所附的路線圖,逛逛那些寺廟,品嘗一下果子。

當然這是舒先生的書較為淺層次的意義。他的深層次意義在于展示了一種沉浸于現有的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斷尋找,發現小確幸的能力。這種小確幸有可能是一個完美的午覺、有可能是一個美味的小吃,還可能是街邊拐角處突然出現的一束小花以及一本契合心意的書,一支書寫流暢的鋼筆。說走就走后還得回來面對一成不變的生活。生活中的煩惱還得靠生活本身解決,所以從心出發吧,找到自己生活的小確幸。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讀同一本書也會有不同的感悟。舒先生也許是簡單記錄,并未想傳遞什么大道理。能讓讀者自行發現治愈的力量,這是我對一本好書,一個好作者的定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