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父親一角,多是嚴父形象。而我家這位,伴我成長,全無一分父親的威嚴、威風。嬉笑、玩樂,更似一對忘年之交。
? ? ? 記憶中的父親,是鄰家阿哥,駝著童年的我下河游泳追逐嬉戲;是可愛的男閨蜜,與少年時光的我同室而眠,分享青春年愛情;還是那個悄藏私房錢,幽默風趣的居家男人。
? ? ? 私房錢,是大多數成家男人的一道硬傷。而于父親,卻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片場中的花絮。每每藏了私房錢,都會給我講他的藏寶之地,并一再叮囑我不可泄密。我卻可憐母親的“不幸”,常常轉背就當了“叛徒”。到我讀大學后,有次到學校看我,塞錢給我買了個相機,照例叮囑不可告之母親大人。這一次,事關于我,所以守密,本以為能瞞天過海。不想放假回家才知母親早己知曉,父親成了叛徒,早就“坦自從寬”。怒其不爭,私房錢從來藏不住,有何"出息"!只余跺腳的份。?
? ? ? ? 待我成年,嫁作人婦,愛情進入婚姻,理想融入現實,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的鎖碎破碎了愛情的夢,一地雞毛,無所適從,夫妻吵架拌嘴在所難免。一日吵架后忿然回娘家向其哭訴,則問:“贏了嗎?”曰“贏了”,回曰:“贏了就行”。然后靜默。愚鈍女兒頓時芧塞頓開,是呀!贏了還哭啥,要哭也是輸方哭,破涕為笑,轉而回家繼續我的平凡人生。
? ? ? ? 步入中年,見慣人間悲喜。父親亦老,但童心未泯,常與母親爭寵,說我對母親的愛比對他多一些。現在母親成了“叛徒”,年前私下轉述父親對我提的意見:以后過生,不準拿錢,只接禮物。又述父親有一次曾在好友面前炫燿,說女兒給他買的新衣,女兒孝順。想其心態、神情,真是老還小,象及了少時我,在小朋友面前炫燿父母買給自己的新衣、新鞋。其實何嘗不是在炫我們對彼此的愛!
? ? ? ? 父親樂觀、通達,笑臉迎人,好象從不知憂愁。而我卻從母親囗中得知,爺爺奶奶早逝,父親很小就淪為孤兒,與唯一的親人哥哥相依為命。親戚不愛,遠遠見兄弟倆走來,就閉門不開。人情冷暖,咋就一個涼字了得!后來一好心的窮鄰居見哥倆孤苦,欲收養。可鄰居家實在太窮,居委會無奈之下,決定送父親去孤兒院。欲送之時,哥哥出言:走哪兒哥倆都要在一起。鄰居一聽,轉爾一想,反正是個窮,一個是養,兩個也是養。哈哈,兩個都養吧!所以遠親不如近鄰,是有一定道理的。血濃于水,也是真的。至如今,父親也從不言說成長時光的艱辛、家庭的困苦。常常掛在嘴邊的卻是:我是個有福之人,老了有退休金,能有今天很不錯了。知足之態十足也!
父親善良,在我兒時記憶里,我家還往在一個小鄉鎮上。母親無工作,為了貼補家用,開了一個賣日用品的小商鋪。鋪子雖小,但在小鎮上卻是生意最好的一家。原因無他,只因所有商品都能賒走。常有的場景是,一農村老百姓走至攤位前,對我爸說:同志,我要某某東西,可以賒嗎?回:可以,我給你把帳記起。小至一斤鹽,大到一雙鞋,沒有還帳的期限,也沒有催帳的行動。雙方僅憑信任。鄉民淳樸,有了錢都會及時還上。實在還不上,父親從不追問,母親也不多言。而且每到趕鄉場之日,家中總會多備些涼茶,以供趕鄉場的鄉親在我家歇腳,喝囗茶解渴。生意,卻在這樣的經營下越做越好。良善之家必有余慶,可能就是這樣吧。
? ? ? ? 父親有一愛好:釣魚。每釣到魚兒,必打電話讓我去分享美食。如釣到大魚兒,還得邀上親朋好友,食著養食,喝著小酒,父親開始分享他釣魚的過程,眉飛色舞、手舞足蹈,聲如洪鐘,還抑楊頓唑,如無高樓阻隔,恐怕一里之外還能聞得其音,我知道,父親不是在分享釣魚,而是在分享他的愛和樂觀人生!
? ? ? 現在,? 我只愿:我可愛的老爹,余生喜樂、安康!今后要象父親寵我一樣的寵著日漸衰老的他,白發蒼蒼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