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看《中國有嘻哈》的時候,放眼望去盡是oversize大肥褲子,全是英文的名字,各種blinblin的鏈子,各種顏色的辮子,頭上戴一頂帽子,一副吊吊的樣子。
唯獨一個人一身商務裝扮,特別像是下班路上順便過來參加個比賽的搞笑選手。
孫八一,實誠到連名字都不加點修飾,臉上寫滿了憨厚老實。
開口技驚四座,歌詞不狂不炸有思想還很有意思,跟黑怕文化有種迷之和諧的錯位配搭。
前兩天他淘汰的時候我特別開了彈幕,看到不少網友為其扼腕,嘆節目不公。
這畢竟不是一場競技項目,投票權交給大部分不懂門道,就聽個動次打次,看熱鬧甚至看臉的吃瓜群眾,目的我們都很清楚——公司要包裝的人,是要被這群小眾所代表的大眾接受認可的人氣選手。
他們并不會在你含糊不清的歌詞里糾結幾個韻腳準不準,flow溜不溜。好看,好聽,或者好看又好聽,才是大眾的胃口。
大眾的價值取向,決定了事物的基本走向
我們或多或少都在主旋律的節奏下隨波逐流——崇尚獨特,卻又害怕不同。不愛孤獨,卻又拒絕融入。一邊嚷著要做不一樣的煙火,一邊又在意著別人眼中的我。
后來有人告訴你,這樣不好。
你聽到別人私下議論著“誰誰誰不茍言笑”,“誰誰誰格格不入心高氣傲”,你知道,對方可能只是不善言辭,疲于社交,但別人能讀出的只是你不好打交道。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你再怎么特立獨行,也得一邊罵著這個操蛋的世界,一邊與它握手妥協。
為了取悅這個社會,你努力往傳統意義上的“美好品質”上面靠
對人對事,你不再憑著自己的心情喜好,而是揣測觀察著那些“性格優秀情商高的人”會怎么做。
你看,你活得好累,可依然做得不夠好。
小心翼翼卻還是百密一疏;誠惶誠恐卻毅然得不到認同。
但其實,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改變給你帶來的利大于弊你會自己做出改動,哪怕是裝的, 你也在往你想要的方向靠攏。
如果你做銷售,跟客戶搞不好關系就完不成業績,靠著底薪拮據度日,不用別人說你也會逼著自己巧舌如簧,哪怕裝也要裝得活潑伶俐親和。
如果你特別特別特別愛一個人,哪顧得上什么自我,你只會情不自禁想變成他喜歡的樣子。
如果你有流弊的技術,到哪都有飯吃老板還會主動給你加薪就怕你離職。
我們以為改變自己是為了迎合他人,其實沒那么委屈
每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都獨自走過一段很黑很漫長的路,多的是風雨加身,負能量爆棚卻找不到出口的時候。
那些表面風光的女明星,為了減肥不得不過上與食物為敵的日子,她瘦下來難道僅僅是為了取悅觀眾?還是為了接更多的戲,有更多的商業價值?
那些為了愛情努力改變的人,僅僅是為了討對方歡心?還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足以與對方相配?
最后,以一段我很喜歡的話作為文章結尾,與君共勉——
尤為喜歡那一類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懂得照顧自己,在事情處理妥帖后能盡情享受生活。他們不常傾訴,因自己的苦難自己有能力消釋。他們很少表現出攻擊性,因內心強大而生出一種體恤式的溫柔。他們不被廉價的言論和情感煽動,堅持自己的判斷不后悔。喜歡這些人,也因他們并不在乎別人是否喜歡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