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帶給我的改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踏入大學的門口時,我曾跟自己說:在這里,我必須有裝逼的資本!

喜歡一個人獨處,喜歡一個人看風景,喜歡一個人做很多事!選了軟件工程專業當時的我,不知道路該怎么走,跟師兄師姐接觸過,你會經常發現他們很喜歡說的話:這課程不難,很容易學的。我迷迷糊糊地去學Java。一開始對編程一竅不通,甚至連電腦出什么問題我也不知道怎么解決,可能我也是21世紀中挺落后的90后了!為了不被其他人看低,我只好拼命去學各種東西,加入各種技術群,10個群有9個都會發一堆廣告的,最后一個是純聊天的,好吧,10個群都沒用了,論壇總會有用了吧,一開始關注的是《開源中國》,什么是開源,也就是自己編寫的源代碼,通過平臺公開給所有人看,這就是開源!在開源中國里,自己也是默默地潛伏了好幾年了,沒發過技術帖子,畢竟自己技術不過關,唯有經??磩e人的帖子,學別人打代碼,有時候寫代碼也要先導入第三方jar,這無意中發現了第二個論壇《CSDN》,這里有很多jar包或者其他資料,甚至也有部分免費技術視頻。因為看了代碼也會出現不少問題,就想找個視頻網站學習,一開始是往《極客學院》看的視頻,看著看著很多視頻需要錢了,找不到免費的視頻網站,又去搜索了一番,發現了到現在還在學的《慕課網》,那時候《慕課網》的視頻都是免費的,記得還有一張帖子是專門談慕課網如何盈利的。那時候國內少有的免費網站《慕課網》算是一個了,這兩年《慕課網》也開始收費了。從Java入門到面向對象編程,到JSP網頁開發,到后來的PHP,再到現在的Python自動化編程,發現自己轉變的比編程語言更新的還快。

其實,這幾年的學習,也一直在探索,什么才是自己喜歡的方向,并不是自己學得多就懂很多,而是自己接觸得多才能發現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從上大學就渴望成為黑客的自己,在大一的時候倒是把自己電腦給黑了,那時候在網上學的一些亂七八糟的,.bat 運行之后,自己電腦死機了,開機之后不斷彈出窗口,關都關不掉,那時候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重裝系統了。更慘的,還是自己不會重裝系統,又要麻煩別人過來幫忙,一邊看他搞,我也一邊在學,其實自己的學習能力也不會很差!學完了還自己去搞了幾次自己的電腦,讓它爽歪歪了。那時候也總算是把電腦搞好了。我也因此放棄歪門邪道了,走上正軌了。

一直到了大二暑假,自己找到了同專業的朋友,他比我大一屆,問他有沒有項目給自己練練手,他說可以跟他一起做現在的項目,我那時候激動的一夜睡不著覺。然而,當自己看到文檔的時候,蒙蔽了,PHP啊,怎么辦,自己沒學過啊,那該怎么上手。那時候我的生活就是,白天8個小時工作看文檔,晚上6個小時學習打代碼,希望自己盡快上手,一周過去了,也總算可以寫個小小的接口了。一做就是三個月,其中也挺累的,那時候也開始少接觸Java了!

從大三開始,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很牛逼。參加ACM比賽,并沒有獲獎,但是那時候自己想著這是一次鍛煉機會。參加國家軟件測試比賽,進不了決賽,又想這是一次鍛煉。因為自己是軟件測試方向的學生。

在一次Loadrunner性能測試中發現,錄完腳本可以自動回放的功能,讓我感起了興趣。腳本可以用來獲取很多數據了,那時候自己是這么想了,后來好想又天真了!Loadrunner是個性能測試工具,它檢查的點是服務器的性能,并沒有自己說的那樣可以爬很多數據。學了半年Loadrunner之后,想著大三也即將過去了,自己也得找個工作,定個職業規劃了,努力地在一個固定的方向發起沖擊!后來,為了爬自己個人信息系統的數據,自己學起了Python+selenium。論工具,我更喜歡可以編碼的工具,半自動化半寫代碼可能是我更喜歡的。

當自己覺得可以出去工作的時候,就開始投實習工作的崗位了,加上自己之前有開發的經驗,至少在應聘的時候不會落入下風。從6月17號投簡歷,沒過多久就會接到公司的電話邀請面試,那時候拿到了幾份offer,感覺還達不到自己的期望薪酬,打算再投!慢慢地,實習的公司越來越少了,應聘的人越來越多了,自己也開始越來越迷茫了!27天來,拿到了不止10家公司的offer都拒絕了,同時也被很多家公司拒絕過了。

在自己所期望里,不是不能降低自己期望值,而是我更希望公司可以提供給我一個發展的空間,碰到不少公司說,過來實習主要都是功能測試為主!我們在認清自己的同時,更應該去尋找一家適合自己的公司!曾經寫過這一句話:不要被生活強奸了我們!當我們被動地去接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那我們的職業發展規劃也會隨之改變了。

接下來的日子,無論自己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至少在這段時間里,自己也總算是認清了自己。其他人找到工作并不代表你比他們能力差,而是雙方的需求不同而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