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30天:心路歷程

簡書一年,日更30天成就展

? ? ? ? 自2018年11月20日開始,至2018年12月19日,完成連續日更30天。在這三十天內,共寫文31篇,完成字數8.4萬字。共計寫作56篇,字數15.4萬字。

? ? ? ? 看到這個結果,我有點不知所措,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覺得幾千字幾千字的寫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從來沒有堅持寫過這么多的字。曾經有寫過五萬字的材料,都覺得江郎才盡,不知道該寫些什么,東拼西湊整下來的東西,自己看看都覺得慘不忍睹。而今,且不論寫的水平如何,這么多的字都是自己一個一個碼出來的,也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內心小小地佩服了自己一下。

? ? ? 簡書上的心路歷程:

? ? ? ? 2017年11月3日,在簡書上申請賬號,昵稱咪丫魚,原由有三:第一,我和孩子非常喜歡去吃一家叫“呀咪呀咪”的手工冰糕,有各種口味,即使天涼了,不敢再吃了,也饞,所以用在名字里算是一種心理滿足,但是又覺得直接盜用別人的名字,有抄襲之嫌,或者會不會有人覺得在植入廣告,所以改為咪丫;第二,孩子做了一份布丁,成品之后放了一個小葡萄,挖吃了一口突然發現畫面太美,拍照留念,每每看到都覺得異常可愛,忍不住做了頭像,為了應景,起名為魚;第三,我微信的名字本來叫貓,覺得貓的柔順和高貴是我追求的目標,所以想貓愛吃魚,自己的昵稱有貓有魚,自給自足,也算是一種幸福。

圖片來自@咪丫魚

? ? ? ? 2018年4月8日,發表自己的第一篇文稿:《興趣的力量》,寫完后鼓足了勇氣,才點擊發布文章,然后迫不及待地將文章鏈接發布在家庭群中,獲得了大家的鼓勵和支持,內心歡呼雀躍。當時給自己的目標是每周一更,每篇文章都標注一下日期,激勵自己定期寫心得。后來雖然沒有每周一更,但一個月四更還是有的。之后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的日子在三個月之后就開始了。

? ? ? ? 2018年11月14日,感慨于自己忽然就人到中年,進入四十歲的門檻,忽然就覺得前途迷茫,不知所措。開始反復思量,過去的四十年自己過的怎樣,也思量接下來的四十年自己會是怎樣的模樣,如前一般渾渾噩噩還是要琢磨琢磨。忽然想起自己還有簡書賬號,可以延續曾經的夢想——寫作。決定自己開始新的旅程,體會新生的力量。

? ? ? ? 2018年11月20日,平日里逛平臺看到很多人堅持日更,只是以為都像我的周更一樣是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但是忽然發現有一個地方——簡書活動:日更挑戰,更具有誘惑性的是后面有“萬元獎金等你”的字樣,心想既可以督促日更,又可以贏萬元獎金,兩全其美,所以美滋滋地開始日更。

? ? ? ?剛開始的6天,基本上都是每天早早地寫好文稿,甚至會頭天寫好第二天要發布的文稿,所以輕松地堅持了日更6天,感覺日更其實沒有什么難的,我也不需要特別去想要寫什么,所以就開始挑戰第二個6天的連續日更。然而可悲的是剛好工作忙到讓人漸忘日更的約定,我幾乎想要放棄,但是想想自己40年蹉跎過的時光,還是咬牙堅持,在自己的手機上、筆記本上寫上日更的目標,完成一天劃掉一天,用這樣的方式堅持完。覺得當時自己有點魔怔的感覺,只要一有時間,哪怕十分鐘,有想法就往手機上寫,不成句也不管,寫的與主題無關也不管,統統寫了放在草稿里,晚上再細細地改,自己覺得改好了就發,也不怕丟臉。后來想想,其實也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怕誰呢?

? ? ? ? 2018年11月30日,文稿字數達10萬字。突然感覺,這10萬字的收獲就像是我的強心劑,讓我突然覺得自己整日盲目的忙,也會留下一些收獲。想起我曾經給老公說過的一段話,心有感觸,我說:生活里的很多選擇,就像種莊稼,不要總在糾結這塊地里該種什么,想種的東西,只要是這個季節該種的,就可以先種了,如果過度地糾結種什么收獲才更多,等你糾結完了,別人家地里的莊稼都該收割了。想想在簡書上寫作也是這種感覺,總是糾結于自己文稿的好壞,永遠沒有辦法寫出來成品,所以有感而發,我寫下了《清除私密文章:逼自己優秀起來》這篇文稿。

? ? ? ? 剛好就在這個當口,進行網課學習,里面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要想寫出好文章,先把文章寫出來”,講課的老師說,不是什么都準備好了才開始寫,也不是什么都想清楚了再開始寫,也不要期望能有大把時間寫,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坐下來,開始寫,寫什么都行,先寫出來再說。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后面的寫作就不再覺得是種煎熬,所以第三個第四個日更都堅持的相當好。

? ? ? ? 2018年12月9日,第四個日更過程中,我榮獲“日更達人”的稱號,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這并不算什么,但寫作小白看到有這么一個大大的獎狀和一個大大的帽子,還是如獲至寶,所以我趕緊將這兩個信息圖片截屏保留在自己的手機內,每每看到,都覺得像是愛吃糖的孩子得到了棒棒糖的獎勵。

圖片來自@咪丫魚


圖片來自@咪丫魚

? ? ? ? 2018年12月18日,生活中聊到的話題,有感而發就寫成了文稿《寫給孩子:所有的成就,都抵不過健康的你》,剛好有人需要就發給鏈接給了他們,也投稿給了《婚姻育兒》專題中,沒有想到竟然有很多簡友點擊閱讀,還有簡友關注了我,雖然完全與簡書中的大咖不能相比,但也足以讓我這個一貧如洗的簡友感激涕零,所以在這一天,覺得有(那么多)人在關注自己,給自己鼓勵和肯定,自己不再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內心充滿了斗志和力量。

? ? ? ? 然后,昨天,2018年12月19日,完成了連續5個日更6天的記錄。截屏留念。

圖片來自@咪丫魚

? ? ? ? 更為值得紀念的是,《寫給孩子:所有的成就,都抵不過健康的你》這篇文章的閱讀量竟然破百了。這是有史以來閱讀量最高的一篇文章。其次是《舒適區的意義》剛好一百次的閱讀量,位居第三的《JUST DO IT》,閱讀量94。其實更多的文稿,或許只有我自己閱讀,雖然覺得可憐兮兮,但也覺得富足,無論怎樣,我將思想訴諸筆端,成于文稿,發于簡書。就像是人山人海之中有個我,浩瀚的寫作群中有條魚,自在地呼吸,自在地舞蹈,雖然不是自己的舞臺,也是屬于自己的舞臺。


圖片來自@咪丫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