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之間的愛情/《家》

丫頭鳴鳳與三少爺覺慧

鳴鳳因為不堪為60歲馮樂山的姨太太而投湖自盡,她的主子周氏因為人微言輕,不敢為鳴鳳爭取;高家三少爺雖然喜歡她,但是畢竟她與他的偉大夢想來比較,鳴鳳還是次要的。只要走出那個家,他便把鳴鳳拋到九霄云外。哪怕最后三少爺知道她要嫁給60歲的老翁做姨太太,覺慧能想到的唯一辦法也是接受這樣的事實。鳴鳳的死讓三少爺覺醒“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把我的幸福爭過來!”

瑞玨與大少爺覺新

覺新一直奉行“無抵抗主義”,“作揖主義”,因為他認為自己作為長子長孫,他的責任就是聽從,順從,他不能有自己想法,不能有意見,只有執行長輩的意思,只有認同多數人的意見,協調好各家的關系,維護好各家的利益,他才能做好“承重者”的角色。一旦違抗他們的意愿便是對不起他們,哪怕覺新知道那樣做不對,或者有損妥當,但是他寧愿傷害自己,犧牲自己,甚至是犧牲別人,也不愿意按自己心里的想法做事情。對于瑞玨,覺新一開始是無愛的。瑞玨善良賢惠,發現情敵梅芬與覺新深厚的感情,想到的第一件事卻是“退出”。最后還和自己的情敵成為無話不說的姐妹。便直到鈺因為陳姨太提出“血光之災”而被迫到郊外待產,最后難產而死,覺新萌生一丁點反抗意識,“必須有人起來反抗”。對于瑞玨,覺新愧疚比愛的成份更多。

張蘊華與覺民

張蘊華與覺民是巴金筆下最圓滿的一對。他們在半封建制度下仍然殘余有那個年代人的懦弱與迷茫,但是他們有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話題,最重要的還是他們互相喜歡。覺民為了張蘊華逃婚,最后獲得勝利。他們堅定自己的理想,不做封建禮教的犧牲品,而且還要幫助更多的青年脫離封建禮教的束縛,獲得新生。

張蘊華與覺慧

張蘊華是貴族小姐,她天真,純潔,可愛,聰明。但是當覺慧提前接觸新青年思想時,張蘊華還生活在舊家庭制度中,她的行為舉止都代表著舊禮教。尤其是耍龍燈,面對貴族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張蘊華依舊表現得冷漠,讓覺慧倍感失望和憎厭。與那個單純善良又善解人意的鳴鳳比較,張蘊華顯然是人美心不美。但是,當張蘊華參與報社,“要像男人一樣活著”的時候,覺慧還是深知內心對她的外貌才華都是認可的,不過那時候她已經成了“準嫂嫂”了。所以,離開公館時,覺慧幾度哽咽都沒有把心事說出來。因為他也知道此時多說無益了。~這樣的愛經不起考驗。

劍云與張蘊華

劍云出身貧寒,父母早逝。他深愛著張蘊華,每次去家教都是為了張蘊華,為了她,不眠不休。但是他內心痛苦,極力想擺脫貧窮的桎崮,卻又滿心失望。他覺得張蘊華一個小姐一定不會愛上一個窮小子,就算相愛也不可能在一起。他愛得卑微又痛苦,拿得起卻放不下。直到他死去,他也沒有讓張蘊華知道自己的心意,好像自己沒有來過一般。這樣的單戀,與其說劍云更愛張蘊華,不如說劍云更愛他自己。

看了他們的愛情,你心中的理想愛情是怎樣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巴金在文學生活五十年(代序)里面寫道,“但是我還有青年高覺慧那樣的燃燒的心和永不衰竭的熱情。”高覺慧作為巴金解放前...
    桃蔻閱讀 6,803評論 2 11
  • 我打著寒顫合上這本書,兩天的時間,四百頁的紙張,于平時我讀書速度而言,多花了一倍的時間。因為在看的時候,我在心里...
    插畫板閱讀 586評論 0 2
  • 我們約好畢業前去一次方特 我們約好一起玩滑板 我們約好吃稻福臨,吃過了 我們約好拍寫真,拍過了 我們約好遲遲有了寶...
    丶心跳閱讀 222評論 0 0
  • 游戲大師魯古特為他的學生們設置了真實場景游戲以鍛煉他們的意志達到升級DNA的目的。 木法王是魯古特最桀驁的學生,游...
    慢煮留白閱讀 37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