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究竟是什么?
普遍認為,剛需是人們的基本需求,像衣食住行。
但這里面有很多需要明晰的點。
比如,商業上所謂的剛需和經濟學所謂的剛需是不一樣的。
福特汽車的創始人說過,如果你問人們需要什么?人們會回答需要一匹更快的馬,而不是汽車。
在商業上,剛需是可以被發掘,也可以被擴展的,范圍比較大。而經濟學上的剛需,其實是不斷添加必須條件以后,反而會被限制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
李笑來老師說的剛需有幾下幾種:
你的剛需
別人的剛需
真實的剛需
自己以為的剛需
別人以為的剛需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一定要滿足別人以為的剛需,要給到別人那種滿足感。
比如,如果我想要寫實用類型的文,我現在這樣的寫作方法是不合格的,題目就不吸引人,其次沒有配圖,再次不是一個完成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甜點的行文邏輯。
那下一篇我嘗試寫一下,食物的轉化率與減肥的關系吧,自己探討一下。
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尋找一個受眾最廣的剛需。(李笑來)
一個好的產品,不僅能夠滿足一個維度的剛需,它甚至能夠延展出多個維度,最大化自己的價值。(李笑來)
要反復的問自己,這個東西對于其他人是有用的嗎?要反復的確認它是否有可以擴展的內容。
剛入門一個行業,可以選擇把入門時的困惑寫下來,看看哪些問題能解決,通過什么方式解決,哪些問題暫時沒辦法解決。只要對自己有用的經驗,積攢的多了,自然也會成為別人的需求。
首先是自己需要的,先從自己的角度想,然后才是別人需要的,然后再換位思考,別人如果不需要這個會有什么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