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按道理能被其他國家所殖民,這個國家至少是比宗主國落后很多的吧,估計一輩子都得為了爭取獨立而奮斗。但是有一個被殖民的國家卻干過一件非比尋常的事,直接進攻自己的宗主國,而且還是跨過遙遠的大西洋,想不到吧!
在英國的坎布里亞郡港口,有一家酒吧的名字是以“美國海軍之父”的名字而命名的,聽上去有點奇怪吧,一個不起眼的小鎮竟然能這么有魄力,這背后會有什么樣的故事呢?聽我慢慢道來……
約翰·保羅·瓊斯,原名博恩·約翰·保爾。1747年7月6日,瓊斯誕生在蘇格蘭科卡布賴特希雷的科比。他的父親是一位英國索爾威灣沿岸種植園的園藝師。
因家庭生活窘迫,瓊斯只讀完小學,就離開了學校。1761年,剛滿13歲的瓊斯到蘇格蘭一家商船上當徒工,長期過著航海生活,往返于西印度群島、美洲各殖民地,更多地是到弗吉尼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那里有他當成衣商的哥哥威廉。幾年的水手生活,他不僅學會了航海,而且也有了些積蓄。21歲時,他當上了船長,但仍然一無所成,默默無聞。
1772年,瓊斯在西印度群島購買了一只船,用自己的船來回航運貨物。
1773年,瓊斯船上的一名水手企圖暴動,他出于自衛,殺死了這個企圖謀反的水手。為了逃避受審,在朋友們的催促下,他只身出逃,并隱姓埋名達20個月。兩年后移居弗吉尼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當他出現在這里時,他已改名為約翰·保羅·瓊斯。
這時,美國獨立戰爭剛剛爆發,瓊斯來到費城,投身于大陸海軍,從此登上了海戰的舞臺。
他在游騎兵號命令1776和被派在大西洋法國支持任何他能…美國因為在他那里,法國簽訂條約,承認我們,所以瓊斯決定嘗試在英國大陸本身和西海岸煤港攻擊,燃燒任何他能搶的東西,實際上并沒有束縛…
1776年,因為得到法國的明確支持,在沒有后勤之憂的情況下,他駕駛一艘18門大炮的單桅炮艦“漫游者”號橫跨大西洋,開始嘗試攻擊英國大陸西海岸的一些煤炭港口,在那里他大肆搶奪,無所顧忌。
在美國歷史中關于瓊斯襲擊英國是這樣記錄的:
1778年的一天晚上11時,約翰保羅瓊斯帶領兩個小分隊從他的游俠號突襲了懷特黑文港,按照他自己的說法,當時有約400艘英國商船在港口停泊。瓊斯和他的30名志愿者潛入港口后發現情況比他們預計的要危險,因為港口有兩個堡壘,為了避開眼線他們迂回前行直到天快亮了才到達指定地點。瓊斯帶的一只小分隊成功地占據了南堡,毀壞了堡壘里的大炮,但另一只小分隊因為聽到了一些噪音而嚇的放棄攻擊北部堡壘。為了讓這次進攻有所斬獲,瓊斯放火燒了南部堡壘,隨后大火蔓延開來吞噬了整個小鎮。
英國的版本有一點不同,這個故事中小鎮方面沒有任何損失,導致瓊斯失敗的原因有點稍微不同,瓊斯的另一個攻擊北部堡壘的小分隊之所以失敗,并不是因為天氣和“突然出現的噪音”導致水手們被耽擱了,而是當瓊斯和他的船員們試圖攻擊港口時,小鎮的酒吧剛結束營業,人們出門后發現其中的一個入侵的小分隊試圖在港口的一艘船上放火,他們迅速趕了過去并趕走了對方,同時封閉了港口。
有一點雙方都同意,停在港灣里的400艘船,沒有一只船被損壞。
瓊斯離開小鎮后,乘船北上,奔向他的老家蘇格蘭海岸,他準備突襲當地的希爾克伯爵,綁架并勒索他…
不幸的是,瓊斯又一次錯過了他的目標,伯爵當時不在家,為了彌補損失,他和手下洗劫了伯爵家,拿走了一些財寶。
在世界軍事史上這次攻擊算不上什么,但它確實嚇到了英國,知道美國海軍可能會在任何時刻出現在他們的家門口。當然從美國的角度來說,這次攻擊雖然沒有任何收益,但仍不失為一次漂亮的勝仗,它讓美國人的氣勢高漲。
現在在英國的懷特黑文港仍能看到一尊為紀念此次戰役而豎立的雕像,看來英國人還是不記仇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