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運營入門5 - 數據思維

整理 | 掃地阿偉
數據思維

一、常用指標

  • 基礎指標:次數PV、人數UV、人均次數PV/UV;
  • 漏斗模型轉化率(渠道、內容、活動、用戶)
  • 用戶流動模型新增留存回流
  • 粘性衡量指標:****留存率(尤其新用戶留存率),DAU/MAU

二、常用模型與系統化思維

1. 漏斗模型的使用

  • 首先梳理涉及到的每一個環節
  • 其次收集整理每一個環節的數據
  • 最后化成漏斗,根據數據計算每一個環節的轉化率
  • 分析問題,思考解決方案。
    • 轉化率使用次數還是人數,取決于流程是否單向
    • 不能僅僅以轉化率數字說明問題,具體環節具體考慮,某些環節可能不僅僅是人與產品的接觸

2. 用戶流動模型

  • 用戶流動模型需要與具體時間周期(日、周、月)與具體行為的結合;
    • 日新增:以前從未來過,今天第一次來;
    • 日留存:昨天又來,今天也有來(三日、七日等);
    • 日回流:以前來過,今天有來(周、月)
  • 新增、留存通常看,回流通常看
  • 新用戶留存具體看次日留存七日留存,可用來判斷渠道質量。

3. 系統化思維

  • 先定義核心指標(與產品形式相關);
  • 然后定義影響核心指標的因素和模塊。

三、數據工具:記錄工具與分析工具

1. 記錄工具

  • 原理:通過部署追蹤代碼的方式獲取用戶行為的數據(埋點);
  • 使用場景:
    • 分析渠道推廣效果(標記不同渠道流量);
    • 監測線下活動效果(掃碼,標記活動二維碼);
    • 分析轉化漏斗
    • 分析功能/內容是否受歡迎(訪問時長、目標頁面訪問量、關鍵按鈕點擊、A/B測試);
    • 查看用戶行為(關鍵頁面和按鈕埋點、查看訪問和點擊率);
    • 用戶獲取成本(監測推廣渠道帶來的用戶量、平均獲取成本)。
  • 常用工具:
    • 第三方:GA、百度分析、友盟+;IO:GrowingIO、諸葛IO;
    • 公司系統后臺。

2. 分析工具

  • 常用:Excel(數據透視表)、SPSS(跑問卷數據);
  • 數據采集工具或公司后臺自帶的分析報告。

四、運營工作常用工具

1. 工作日常類

  • 辦公基礎:office
  • 思維導圖:xmind、mindmanager
  • 流程圖:processon、Axure、Visio
  • 筆記類:evernote

2. 團隊協作類

  • 綜合類:tower、teambition、worktile、trello;
  • 文檔:quip、石墨
  • 同步盤:Dropbox、堅果云、微云、百度云
  • 人事管理:知人

3. 內容類

  • 文章和收集:簡書、知乎、公眾號、新媒體管理軟件;
  • 圖片素材:Pinterest、花瓣、堆糖、千圖、Pixels、GIPHY;
  • 圖片處理:PS、美圖秀秀、PPT、Lightroom、潑辣修圖;
  • 新媒體管理:新媒體管家、西瓜集;
  • 排版:i排版、秀米、135;
  • H5:maka、兔展、易企秀、云來;
  • 二維碼:草料、聯圖。

4. 表單類

  • 麥客、金數據、問卷星(應急用)。

5. 推送類

  • EDM:麥客、金數據、mailchimp;
  • 短信:麥客、金數據、阿里大于

聲明:本文整理自白熊求職運營入門,僅供學習記錄之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