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易仁永澄領讀關于書籍《躍遷》第四章(核心章)破局思維的三點學習體會:
【1】高手見分曉:底層邏輯的差異!
雖然古典老師的《躍遷》書已經讀完一遍,但在聽永澄老師領讀時候,發現思維又刷新了一個深度。原因,就在于對于底層邏輯概念的厘清。
在書里的第四章名稱叫做《破局思維》。破局思維具體是指什么?
這里面有3個核心概念。書里沒有展開,但永澄老師講的很深入。
1、維度:定義:時空坐標體系下的坐標軸數量。比如,我們提到的一維、二維、三維世界等。重點在于維度就會分成高維與低維,我們的思維認知維度在哪里呢?這樣更容易給自己的現狀思維有個坐標,即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當我們不斷提升思維維度,我們的眼界就會打開,看到更大更廣的世界。在問題分析與解決上,就會和普通人不同。
比如,孩子出國這件事,到底要不要出國?是看著身邊同事孩子都出國了就也出國還是更深入的思考,我們為什么要出國?孩子更適合哪個國家?我們有哪些資源?出國的目標是什么呢?等再做決定。
努力成為高維的人,我也理解成【格局大】。尤其在商業運作上,如果格局不夠大,心胸不夠開闊,發展是不會長遠的。
2、系統:書里也做了解釋,其構成就是3要素:元素、元素與元素的關系、功能。
根據功能不同,分成他組織與自組織系統。而復雜系統:即多維自組織的系統。
什么是自組織系統?特點有3個:數量足夠大、極簡規律、涌現。比如,永澄老師說的,大腦腦神經,最后涌現形成的思維智慧。
而系統思維:即輸入、系統與輸出。也就是,當問題出來時,輸出是結果,解決問題要從輸出和系統端去尋找。
我們的系統思維解決復雜系統的問題(有點繞):實際關鍵點就是識別自組織,找到極簡規律。
3、回路與層級。實際上,就是思考問題的序列,進入第二序層級思考,書中舉例,要不要陪女友,不陪就分手?這里面更高的層級可能是彼此需要愛的方式。
層級更是一種高維的思考方式,也就是我們可以站在哪里看待問題。有時候問題解決不了,是因為我們所站的層級太低,無法看到更高的維度。
【2】躍遷針對什么樣的人?
在活動一開始,永澄老師就強調拒絕【等】、【靠】、【要】。凡事要積極主動。資源站也給出來,而不會一再要求大家準時收聽。因為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對自我成長負責。
所以,如果想要以目標導向為做事依據,比如,我們也想躍遷,那就得遵守規則——積極、主動、及時。
這也讓我想到,這個時代處處是機會,但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積極主動才會贏得機會的要素之一。
【3】我從領讀中,學到什么?
領讀與我們自己讀有什么不同?領讀與參加的讀書會有什么不同?
永澄老師做了很好的示范。
首先,領讀不是把書中的內容重讀一遍,而是深挖書中沒有細講但很重要的知識,透過依據與案例傳播出去。這樣,才會把認知帶上新的高度。這樣才是“領”。
其次,領讀的邏輯思路非常清晰。有時候一本書沒有理清的結構,領讀人一下子就用幾頁PPT告訴你,這章內容解決什么問題,結構是什么。這背后,也看到了領讀人對于【閱讀】的功力。深入的閱讀,是找到結構并做分析。找到更加深入的要點,知識來源在哪里,到底有什么作用。
最后,領讀的心態——成長型心態。其實,今天因為軟件程序的問題,永澄老師傳播語音時要重復好幾遍,有時候還不一定能傳出去。換誰都會有脾氣,但他依然堅持,干貨與熱情飽滿的為大家講完。聯想在我們做一件事情中,有時候不是那么順利的,這時候我們是選擇賭氣不做還是平心靜氣做好呢?我想,這也是高手的心境吧!
以上,就是對今天學習的3點心得。
作業:解決一個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并提供解決思路。
回答:剛開始看到這個問題,覺得問題出的有些不太好。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本身就有點違背。不過我后來用思維導圖關鍵詞拆解的方法,順利完成這個思考。
問題拆解:
自己無法解決。目標主體是自己,但從另一面說,或許他人可以解決。另外,無法解決,并沒有限定時間,所以這個問題,可能是現在無法解決。那么,我的回答是:
回答:
1、問題:我有個夢想,就是進入美國迪斯尼電影工廠工作,參與一部動畫電影的制作。
此刻,這個問題,我無法解決。
2、但解決思路:
【時間】未來是否可以?我可以設定完成時間點。比如10年后,或者40歲后等。
【資源】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現在有沒有什么資源?有核心資源嗎?我還需要哪些資源?
【層級思考】這個問題背后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重要?
【回路】我的好習慣:是動手畫畫表達思考和寫文章輸出,另外我有極大的興趣是愛看故事,電影是我接收故事很好的渠道。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聽課學習與思考。如果你對永澄老師領讀的《躍遷》活動感興趣可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