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群體的沖動、多變與易怒
獨處的個人能控制自己的反應能力,而群體卻缺乏這種能力,群體不單容易沖動和多變,他們也像野蠻人一樣,在實現(xiàn)愿望的過程中容不下什么障礙。由于人多勢眾,他們覺得自己力大無比,所以就更是這樣。對于群體中的個人來說,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2. 群體易受暗示、多變和輕信
群體總是游走于無意識的邊緣,很容易受暗示的影響,它像那些對理智沒有反應的人那樣,感情粗暴,缺乏批評精神,只能極其輕信。對他們來說,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不懂得這一點,就難以理解為什么那么離奇的傳說和故事會如此容易地誕生和流傳 。
那類神話能如此輕易地在群體中流傳,不完全是因為輕信,更因為群體的想象會讓事件大大走樣。群體會把自己看到的最簡單的事情都弄得面目全非,他們通過形象來思維,而被涉及的形象本身又涉及一系列與它沒有任何邏輯關系的形象。這種狀況不難理解,只要我們想一想,有時我們隨便提到什么事情,便會冒出一連串奇怪的念頭。理智告訴我們,在這些形象中,有些不可信的成分,但群體根本就看不到。被想象歪曲的東西與真實的事件混為一談,群眾根本就不管客觀不客觀,他們會把頭腦中喚起的形象當作是真的,而這些東西往往與實際情況相距甚遠。
3. 群體感情的夸大化和簡單化
群體表現(xiàn)出來的感情,不管好壞,都有極簡單化和夸大化這雙重特點。在這一點上,如同在其他許多方面一樣,群體中的個人很接近原始人。由于分不清細微的區(qū)別,他們是籠統(tǒng)地來看待事物的,看不到事物之間的過渡狀態(tài)。在群體中,感情的夸大會由于這一事實而強化:流露出來的感情很快就會通過暗示和傳染的方式進行傳播。由于受到明顯的支持,這種感情的力量將得到大大加強。
感情的簡單化和夸大化只能使群體既不懂得懷疑,也不會猶豫。他們像女人一樣,動不動就走極端。應該引起懷疑的東西立即就變成了無可辯駁的明顯事實。對獨處的個人來說,反感和反對的情緒出現(xiàn)之后,不會愈演愈烈,而在群體中的個人身上,這種情緒卻很快就會變成巨大的仇恨。
由于缺乏責任感,群體的感情會更加暴烈,尤其在異質性群體當中。群體的人數(shù)越多,便越是肯定自己不會遭到懲罰,也由于人數(shù)眾多,會一時感到自己無比強大。群體中的個人不可能產(chǎn)生的感情和行為在群體中成了可能。在群體中,蠢人、白癡和妒忌者不會再感到自己平庸和無能,而是產(chǎn)生了一種強烈、短暫卻巨大的力量。
用不著補充說,群體的夸大只對感情有影響,對智力沒有任何作用。我已經(jīng)闡明,個體一旦結群,他的智力水平立即就會下降,而且是大大下降。塔爾德先生,一個博學的官員,在研究群體犯罪行時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在感情方面,群體可能升得很高或者相反,跌得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