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統生活方式的思考

這兩天在家,和大侄子深入交流,看小侄子滿屋子亂跑,無理取鬧,真的覺得多了很多樂趣。

傳統的生活方式挺好,人心有依處。我現在是非常發自內心認同這種傳統的智慧以及家庭的重要性。承認了這點,仿佛跟自己和解了,看清了自己,我暫時還不想投身家庭,是因為自己資格不夠,等到我夠格了,也會養個孩子玩玩。我身后心有依處,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對立,孤注一擲,決絕又絕望。

小侄子好家伙,哭了一晚上,發了一晚上邪火,砸碎了一個碗,倒掉了一盆水,其實我還挺羨慕他的脾氣。我小時候可能還有脾氣,但是后來沒有了,現在關于自己的感覺都十分淡泊,讓我感覺自己的人生岌岌可危。不因為別的,而是自己。看他不愛吃韭菜,認真歪著頭挑出一根根韭菜,特別可愛,這么會取悅自己。希望他的性格不磨滅,希望他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的個性。

帶著大侄子讀書,他讀夜來風雨吹,花落知多少,我覺得很好玩。看到唐詩三百首,他叫了一聲,我的名字!我翻書,他也能認識一些字了,這個過程,從無到有,讓我覺得十分神奇。一個小孩子就這么長大了。我跟他講拇指姑娘,用紫羅蘭花瓣當床單,玫瑰花瓣當被子。后來來了一個癩蛤蟆,他接著說,把拇指姑娘偷走了。我繼續說著,他又說,拇指姑娘在一片葉子上。我一看,還真是,拇指姑娘在一片樹葉上。我太驚奇了,就問他為什么知道?他眨著眼睛告訴我,在別的書上看到的。我心中莫名感動又覺得有點悲傷,我們雖然創造了生命——雖然他們不是我創造的,作為長輩感慨一下。但是生命后天與這個世界的關系會如何發展將會是超出我們的預料的。所以作為原初的創造者,要摒棄傲慢的心態,保持開放。

我越來越有一種想法,原來我就一直想做個好媽媽——這么說有點不要臉,但這是我很多思考的原出發點。然后由這個神圣的動力牽扯出一堆東西,做更好的自己,了解自己,等等。這真是一個宏大的問題,也許我永遠都做不了一個好媽媽,但是對這個問題虔誠的思考拯救了我的思維,我的人生。孩子真的讓我體會到創造的快樂,讓我愿意留在此時此刻此地自己創造的寧靜中,顯然我功力不夠,很容易鎮不穩場子。看來做一個清醒有意識的好媽媽絕對不是一件易事。

雖然我很想表現的很好,但是明顯的是意志力不夠,行為不是發自自然的。如果要維持,需要耗費意志力。這樣看來,你平時的樣子是最重要的,最有韌性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而不是靠關鍵時刻抖個激靈。

跟孩子玩的時候會特別有一股創造的沖動,這個時候反觀自身好像還沒有做好付出的準備。沒有認清自己,沒有過規律的生活,也沒有好好對待自己。如果說行為出于愛,而不是交換和索取,會更有持續力。但是我竟然不知道自己可以給,而只是一味在找,在索取,好像自己毫無價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沈華立,天貝車業,盛和塾224期學員,【日精打卡第114天】 《六項精進》1遍共214遍 《大學》1遍共214遍 ...
    沈華立閱讀 89評論 0 0
  • 身累,心累!
    七月紫蘇閱讀 104評論 0 0
  • 當有人說,你為什么還不戀愛,還不結婚,還不生孩子? 關你屁事,老子有錢。 當有人說,你就不怕將來沒有老公,沒有孩子...
    吧斗閱讀 42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