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ydia
整個世界就像是一本故事書,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故事人。
有這么個笑話:5歲的兒子的爸爸講了這么一個故事“鱷魚先生愛上了長頸鹿,他費勁周折讓長頸鹿看到了他,然后愛上了他。最后他們終于在一起了!”聽完這個故事不禁會心一笑,這也算是故事?
從小到大故事聽過不少,但,現在能復述多少故事呢?講出來的故事能將聽眾帶入預設的故事情景之中嗎?
聽故事,聽的不僅僅是故事本身,更聽的是講故事者對故事的理解甚至是演繹又或者是對現場情景的把控能力。
什么是故事?孩子說:故事是童話,故事里有一個動畫樂園;家長說:故事,就是孩子聽的睡前故事;商人說:故事是長了腳的廣告,故事講的越好,傳播的速度越快。
每一類人對故事的理解都有所偏差,但是共同點是:故事不僅僅講給自己聽,更講給聽眾聽,故事起到了鏈接人與人的作用。
● 講好一個故事應該具備3個關鍵點:
1.自然率真,不留痕跡。
自然率真,講述者在講述過程中不能使聽眾感受到你是在念故事而不是講故事,而念故事和講故事的最大區別就在于講述者有沒有完全將故事吸收、并理解其含義。
但語言的自然率真不等于言辭的漫不經心,漫不經心的言辭無法引起聽眾的共鳴,甚至是對幼齡孩子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2.專業的職業精神,全然的投入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全然的投入,講故事也不例外。經常可以看到講故事的人在臺上和在臺下的狀態截然不同,這正是因為他們全然的投入,根據劇情需要呈現出任何動作。趴下跳起甚至是滿地打滾,毫無形象可言,但這不正是全然投入應有的表現嗎?
3.精心的準備
在故事正式講述前,準備工作必不可少,從場地到道具到講述者的語言狀態都必須進行反復練習。不必害怕重復的練習,每一個故事人在上場前都是經歷數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演練。
●?講故事有6個小技巧:
1.恰到好處的停頓,不僅可以讓聽眾有反應的時間,也可以制造懸念。
2.運用手勢。言語的表達加上動作的呈現,會為故事的演繹會增色不少。
3.模仿聲音。比如動物的聲音、不同社會角色人的聲音,聲音的變換更能吸引聽眾。
4.與聽眾互動。一個好的故事,不僅在于講述者本身,聽眾也很重要,與聽眾建立良好的互動,講述者的狀態也會提高不少。
5.將觀眾置身戲劇性情景之中。這就需要講述者加入聲音的模仿以及動作甚至表情的變換。
6.設計引人入勝的開頭結尾。一個好的故事應該是有一個好的開頭以及一個恰到好處的結尾。
一個好的故事也應具備BBC的結構,即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beginning),一個重點突出的主體(body),一個言而有之的結尾(conclusion)。
會講故事有那么重要嗎?有!學生競選職位,演講什么最有優勢?故事!剛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菜鳥,應聘介紹什么?故事!剛創業的職場新人,招商引資,談什么?故事,品牌故事,個人奮斗故事!
會講故事有那么重要嗎?有!即使不是商人,但終將為人父母,而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講故事,通過故事的形象生動可以傳達一些道理和知識,這比大人嘮叨有用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