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齊同學
看《另一種選擇》這本書,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前言的最后一句話:人生從來都不完美,每個人的生活都存在B選項。
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可以有多種選擇,只是在生活中發(fā)生一些事情的時候,你大腦什么都亂了。
作者謝麗爾.桑德伯格在遇到丈夫突然去世,她感覺到自己和孩子再也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了。她在書中寫道:“我陷入了空虛,巨大的空虛占據了我的心臟,我的肺葉,限制了我思考的能力,甚至呼吸的能力?!?/p>
謝麗爾的朋友沃頓商學院知名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告訴她,我們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一步步從支離破碎的不幸與災難中復原,我們并非生來就擁有復原力,復原力需要我們在后天培養(yǎng)和提升。
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fā),一步步告訴大家,復原力源自我們更深層次的內在,也來自外部的支持。即便經歷了毀滅性的打擊與不幸,我們仍可能找到更多的人生意義,并且學會感恩,從而獲得成長。
今天在這里就與大家一起學習一下本書的第一章內容重新呼吸,從第1到16頁。
**1**3P陷阱
當我們面對不幸和消極事件時,也播下了復原力的種子。只是有三個認知因素會阻礙復原力:(1)個人化,認為壞事的發(fā)生都是自己的錯;(2)普遍性,認為消極事件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3)持久性,因為事件的殘余效應將永遠存在。這三個因素簡稱3P。
已有數百項研究表明,無論小孩還是成人,只要他們意識到陷入困境,認識到消極事件并非個人原因所致,困難也并非無處不在,更不會永久存續(xù)的人,患抑郁癥的可能性會降低,也會更好的渡過難關。
只是大家在實際生活當中遇到消極事件的時候,往往更多的是歸結到自己身上。
*我記得當我和前夫離婚的時候,我不敢和家人說,我覺得那都是我的錯,不光自己沒有顏面見人,也給家人抹了黑。而且在工作當中,一直覺得自己不如他人,還覺得這個離過婚的女人的頭銜將給自己的一生都留下陰影。
*我當時的情景現在看來,完全是陷入到了三P陷阱當中了。可是我不認識像謝麗爾一樣的朋友,我自己獨自忍受了三年,也沒有和家人朋友講這件事情,還極力偽裝著自己在婚姻里的假象。
*當時總以為自己偽裝的很好,就在前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還說起這個問題。其實那時候的我,已經患有了強烈的抑郁癥,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
*后來有朋友實言相告,那時候的我其實就是有點像人們俗稱的神經病患者。萬幸在自己獨自承受,一切壓抑在內心沒有爆發(fā)出來的以后,我遇到了現在的老公。
*后來有朋友了解了我的事情,也會經常找我聊天,故意找機會陪我,以幫我忘掉過去。即便如此,就像書上說的一樣,我仍能找到其他理由責備自己。我有時在日記里也會,記下:“對不起,我很抱歉?!?/p>
*我也會始終覺得對不起父母,因為覺得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養(yǎng)大,而我,卻做了一件讓他們人生當中特別沒有面子的一件事。因為這個想法一直深深地自責。
我(“我”)告訴自己好好去工作,心里也想著能把工作做好。只是有很多時候,眼淚也不知道怎么就會一下子涌出,我只能,匆匆對大家說抱歉,接著迅速離開。
作者的話,就像在敘述我的過往,我想我不是一個個例。只是在自己當年的時間里,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該怎么做。其實當時,首先應該將自己的心情和事情,告訴家人和朋友,然后在他們的幫助下,慢慢走出以前的陰影的影響,然后尋找到生活中正能量的、陽光的東西。
*可是那時候不懂,只是一個人偷偷忍著。
作者通過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幫助,好好地工作,慢慢地像以前釋放,走到了生活的新的方向。
**2**當自責越來越少
當自責越來越少時,“我”開始注意到,并不是每件事都那么糟糕,孩子們可以整夜熟睡了,他們哭的少了,玩的多了,我們也去找專業(yè)的咨詢師和治療師尋求幫助,我可以自己照顧孩子了。
*其實就像作者一樣,在得知父母知道一切事情、難過的持續(xù)的情緒以后,我對自己說,我是家里的老大,我必須要堅強起來。慢慢地工作好像越來越順暢了。
“我”一直相信,人們需要在工作中得到支持和理解,我現在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悲劇”發(fā)生以后,這一點更為重要。
*我在一個人難過時,雖然工作中也是有很多煩躁的情緒發(fā)生,但隨著在時間的一點點前進的腳步中,工作好像慢慢有了頭緒。
在三P陷阱中,對于我來說最難的部分是悲傷的持久影響力。數月以來(數年以來),無論我做什么,我都會感覺到痛苦無處不在。“我”認識的大部分經歷過人生悲劇的人都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悲傷會慢慢消失。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家人還是朋友,他們都會告訴我,還是會有很美好的生活在等著我,我一定要積極走出下一步,先要給自己成個家,也就是我現在的比較自我滿足的家。
**3**當我發(fā)現,當我放棄與壞情緒抗爭時,它們溜走得更快。
書中作者給了孩子們建議,但我自己也需要這樣做,“向前一步”意味著我已經接受,當悲傷到來時,我無法掌控這一事實,我也需要哭出來。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試著和家人溝通,然后得到弟弟的支持以后,自己開始把一些東西忙碌起來,也積極地去和朋友介紹的人見面。雖然很多時候自己也會偷偷的難過,但難過就是難過,這是事實。
只是你慢慢的會發(fā)現,你不和這個難過的情緒抗爭時,你心里的難過反而少了起來!
**4**專注于最糟糕的事情
別人建議的是對我?guī)椭畲蟮木谷皇牵瑢W⒂谧钤愀獾氖虑椋“咽虑橥鶋某?,想再容易,不過這是一條古老的猶太箴(zhen)言。慢慢的,會找到感激,這樣感激將悲傷淹沒。
感恩本身也值得感恩。即使不停的趕,我仍然被痛苦折磨著。在生活當中的忽然之間,我會感恩健康,感恩生命前所未有的美好。
*那時,我的我時間比較寬裕,自己一個人照顧弟弟上大學的生活的全部。除了飲食起居以外,還負責他的生活費和學費。這些生活的內容,都成了我工作和積極的動力。
**5**每個人都會面臨失去
每個人都會面臨失去,失去事業(yè)愛情或生命,問題不在于悲劇及挫折何時發(fā)生,他們總會發(fā)生,我們也必須直面應對。
復原力源于每個人的內在,也源于他們獲得的外部支持,復原力源于生命中的美好而引發(fā)的感恩,也源于在挫敗中學到的經驗,它既來自于悲傷的解析,也來自于對悲傷的心吶,有時你的復原力比你想象的弱一些,有時,又會強一些。
*當家人知道我的事情的時候,雖然媽媽難過了很久,但是慢慢在這件事情敞開以后,大家的心事是一致的。那就是讓我盡快地走出以前的影響,然后盡快地去找到下一個生活的出口。
*前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說我一直不太會愛自己,也可能是受家庭傳統(tǒng)教育太多的緣故,才造成了我的以前和現在,不太會主動去愛自己,一直有一種奉獻的精神層面的想法。雖然讓人感覺到很溫暖,但對自己很不公平。
*但我慢慢地找到現在的歸宿的時候,一切原來的東西都不復存在,但是朋友說,我對自己還是不夠愛,愛得更多的是家人。
*我不知道我這樣做對不對?我只是覺得我按照我認為對的方向去做,自己心中無悔。
天不早了。
讀一本書,以第一章節(jié)的最后一句話收尾:我想讓你明白,當生活給你當頭一棒,當你墜入悲傷之海時,你能做的就是奮力游向水面,重新呼吸。
陽光總在風雨后,僅此一句話,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