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歸類電腦里的舊項目文檔,處理這些項目時的思緒如播放錄影帶般在腦海里重播了一遍,便總結了三個關鍵點:
一、Be cool & Be nice
cool for 商業游戲,nice for 生活體驗。
二 、 不要讓B2B、B2C、C2B、O2O等商業模式詞匯局限你的思維。
社區O2O前一陣子很火,現在聽到很多該創業公司掉進無底洞了,找不到出路。03年處理了一個物業管理公司搞社區O2O的項目,還是基于PC端的。上年也處理了一個社區O2O的項目,打算以社交的方向切入,然而發現進入門檻是非常高的,主要的問題不是線上的問題,是線下資源配置的問題。若和物業管理公司結合,讓物業管理公司處理線下服務,制作一個平臺讓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線上小區管理,并為小區居民提供生活服務,就要物業管理公司有所投資人力和物力去處理外,需要他們的組織架構適應此商業模式。當物業管理公司能提升以小區居民方方面面的美好生活體驗的商業設計,那也他們就不是物業管理公司了,是小區生活服務中心。所以我引發了一個思考,如果我搞物業公司,最起碼為小區居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時省錢,通過互聯網讓小區居民形成匯聚成客戶資源,向批發商、供貨商討價還價,給本小區居民獲得低價生活用品。
因此,什么B2B、B2C、C2B、O2O都是局限你思維的詞語。
可以從兩個出發點思考:
1. 在商業社會里,最關鍵是有客戶持續地心甘情愿付費給你。
要獲取客戶,可以把產品做好,最好的例子之一是蘋果,蘋果培養了很多品牌忠實用戶。也可以把產品免費,獲取一定用戶量后形成渠道、平臺,向上游的廣告公司、app開發商、商家收取平臺費等。也可以把產品在性價比上發揮,如小米手機。我們所有的戰略都要回歸一點,有客戶持續地心甘情愿付費給你,持續和心甘情愿是兩個關鍵詞。
對于企業的生產活動,效率和資源也是不變的因素。在互聯網公司里,效率和資源的關鍵是員工,如何利用員工進行創造性生產,
2. 企業現在談用戶體驗或客戶體驗,不是企業主動把客戶意識提升了,而是互聯網讓客戶有更多權力。
首先,互聯網和我們日常生活已經密不可分,連開車去以前常去的地方也會開導航的年代,虛擬和現實已經分不清了,客戶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最新的產品價格,龐大的產品評價,在行實體店時也用手機搜索想買產品的線上信息。群眾在網絡上有更多話語權力了,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強,形成網絡的部落,然后引導現實生活的行為,甚至能威脅統治階級的權力了。就在這般時代,如果一個企業不善良,那么他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一個不好的事件會迅速在社交網絡里引起全民傳播?,F在企業談用戶體驗,更多是針對線上的體驗,開發一個app或網絡平臺,把傳統業務放到網絡上就是互聯網化了,然后也提升了用戶體驗。真正的用戶體驗,是需要企業從下而上和從上而下的共同改革。
科技可以不斷減低用戶的購買成本,購買產品時花費的金錢成本、時間成本。同時產品充足的商業社會里,用戶會選擇更方便更貼心的產品和服務,很多企業談用戶體驗,不是讓用戶使用產品時的體驗更好,而是讓貨品更快更高價賣出。很多企業談的用戶體驗就局限在營銷渠道上做功夫,在電子商務網站做營銷活動,可是售后服務和產品質量并沒有改善,反而在電子商務上的大量投入,把產品的質量繼續壓縮來平衡財務數據。
三、傳統企業建立客戶網絡部落,從下而上地引導自己顛覆,和客戶共存。
? ? ? 無圖
(因為源于未來)
上個月接到某新業務項目,要弄個官網和論壇進行用戶推廣和用戶維護。我一聽就傻眼了,什么年代了,還局限于pc端去弄,現在都多屏時代了,要做就做很cool的東西。
建立一個平臺幫助商家培養客戶群(可理解為粉絲群)來賣產品。大概的頂層思路如下:
首先,多終端打通,手機、平板、pc端的打通,用戶信息、內容的互動、營銷活動等內容都要同步。然后,pc端作為整個業務的知識庫,資源庫,向移動端的內容作服務,商家用戶可以在pc端論壇發布營銷活動,能立刻同步到移動端,論壇就如微信的公眾賬號平臺般的。然后,利用移動端的社交群特性,和論壇整合形成客戶部落,運營這些客戶部落形成特色部落群,如小米愛好者、coc聯盟之類。同時匯聚上游資源,組合打包廠家和商家的產品,給部落群特色的產品組合;或從部落里制定定制的需求,反向向廠商討價還價。
因此,傳統企業怎么玩互聯網,就嘗試首先建立自己的客戶網絡部落吧。
傳統企業建立自己的客戶網絡,讓網絡里的客戶可以自由溝通形成部落群,有向企業進行討價還價能力。企業主動建立一個討價還價的系統,看上去真的很可笑。小米也建立了米粉社區、華為建立了花粉社區,但關系還是粉絲關系,而且暫時還沒有更好地結合移動端。我們要與客戶建立更平等更互利的關系,達到共同設計、共同生產、共同消費產品的系統。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里,將來你不建立這樣的客戶網絡部落,你就要在在其他互聯網平臺上花費高額的代價。首先,現在掌握最多用戶數據的都是互聯網平臺,包括電子商務平臺和社交網絡平臺。而且,建立網絡平臺是需要技術沉淀的,不是說投入大筆錢然后短期內就形成效應。更甚是,互聯網進入傳統行業,是以顛覆性的思維去處理,創造性更強!
顛覆自己,和客戶共存吧!
若有對用戶體驗設計的培訓需求,可聯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