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工資3800元如何存錢?
小麗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月薪3800元,每月除去房租水費1000元,剩下的錢只夠日常花銷了。打工一年多,一分錢也沒存下。
于是,她跑到網(wǎng)上求助,一個小姐姐這樣回復她:
沒有工作不是問題,沒有存款才是問題。
1.焦慮得太多,行動得太少
小青是一位老師每月到手的工資只有3400。按理說,這樣的收入根本不夠一個人的開支。更何況,還有兩個娃,小寶一個月奶粉錢、尿不濕都要1000出頭。
那么,小青究竟如何解決生活成本日益增長與薪水不漲的矛盾呢?
第一,先把每月支出做一個記錄?,F(xiàn)在各類記賬APP層出不窮小青選的是最簡單的timi。每天花一筆就記一筆,記錄的時候還標注消費的方式,比如信用卡、現(xiàn)金、購物卡。
記錄以后,你就會找到哪些是剛性需求,米油醬醋菜,這些再便宜你也不會多囤,再貴也不會多買。
而真正能省下來的就是彈性消費,比如好看的包包、每周一次的奶茶、小掛件小飾品。
2.減少無用社交
小強剛畢業(yè),在一家國企上班,同一批進來的六個小伙伴最大的愛好就是下館子。大家輪流買單,一餐下來要花掉大半個月工資。
自從表弟談了女朋友后,他就慢慢退出了飯圈。同事也沒有過多責怪,相反這一筆錢每月都省下來。同事之間,有時候關系的維系也不見得通過金錢,平常熱心幫忙,該花的分子錢不省。照樣可以在職場上混得開。
就像一個網(wǎng)友在知乎上留言的那樣:酒肉上的人脈關系維護支出要砍掉,3000元的薪水認識不到大佬,圈層不一樣。
3.缺一個存錢的契機
小麗高中畢業(yè)后,剛到廈門的工資也才3000出頭,被她的老母親硬性規(guī)定每月往家里轉2200元。當時,小麗的媽媽是這樣解釋的,家里沒什么能幫的,以后出嫁總要有點壓箱禮,現(xiàn)在就幫她存點。
結果,真是時間見證了奇跡。發(fā)小出嫁那天,她媽媽從存折里取出一筆巨款10萬,有了這筆錢,再加上結婚的禮金,小兩口子就買了一套剛需自住房。
原來,大家不是不知道存錢,而是缺一個存錢的動機,缺一個源動力。
4.高級打法提高業(yè)務能力
月薪3000的人總想著如何省錢,卻不會考慮時間成本。
假如你想有一筆20萬,3000元的工資至少也要存五六年。如果你把自身能力提高了,月薪從3000變成6000甚至12000,那么最終的時間就會縮短了一大半。
按照這樣的思路,最大的問題不是你能不能存下20萬,而是追求20萬的路上,你有沒有嘗試更多的可能。
你把20萬的目標定了,就會逼自己走出3000元的階層,副業(yè)也好,跳槽也好,兼職也好,這么多可能總有一項適合。
小結
只有存錢的動機在,后面的法子才會跟上。
不要把存錢看成是過苦日子的代名詞,薪水低的時候不存點錢,難道想一輩子過苦日子?
存錢也好,搞副業(yè)也罷,本質上是把一個人往更優(yōu)秀的層面去推,推的過程肯定有困難,這個時候咬咬牙就過去了。
如果現(xiàn)在不存錢,將來會遇到無數(shù)個與錢相關的問題。把存錢的邏輯搞明白了,行動不想跟上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