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丹的毛驢

話說在元末明初年間,法國的巴黎大學有一位教授名曰布里丹,家里養了一頭驢。教授為人慈善仁愛,對驢也不例外,每天從集市上買回干草,以饗驢的辛苦勞作。一天,賣干草的農民因為仰慕教授的學識和名望,以買一送一的方式多給了他一捆一模一樣的干草。萬萬沒有想到的,教授家的驢因為這兩捆干草竟然給餓死了。原因說來也是匪夷所思,驢從來沒有體會過同時享用兩捆干草的日子,面對兩捆同樣鮮美、同樣大小、甚至處于相同距離的干草時,驢出現了嚴重的選擇就會死癥,最終在來回踱步選擇中饑餓地死去。

布里丹確有其人,故事的真實性卻有待考證。但是,暫且不論故事的真偽,故事本身卻是非常有啟發意義的。也許你會取笑該死的蠢驢,可事實上,生活中的你和我竟然在不同程度地扮演著蠢驢的角色。

不信,你且想想。

桌上放了兩本書,書的內容各有千秋,先看哪一本都讓你覺得心有不甘,最后在翻翻這本翻翻那本的過程終于消耗了閱讀的熱情,以至都沒有讀下去;去商場選購衣服是女生最心向往之的休閑方式之一,某次在一家店里同時看中了兩件衣服,款式、上身效果、價格都各有優勢,正在猶豫不決之時,來了另外一個顧客也看中了其中一件衣服,她果斷買下,而你,最終因為遺憾選擇了空手而歸;我們的周圍常可見到大齡未婚女,他們中的大多數均可冠之以“黃金剩女”稱號,家庭、學歷、學識、外貌、能力等等均在上乘,最后都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真愛難覓”苦惱中不覺不知得被貼上了上述標簽;前兩天的那則新聞可還記得?小伙和姐姐及女友一同出游,不巧姐姐和女友同時落水,在選擇先救誰的緊要關頭,小伙掙扎萬分,最后選擇的是報警!結果也正如所料,兩個至親雙雙遇難。布里丹的毛驢無時無刻地在生活生活中上演,甚至帶來了血的教訓。因不知如何選擇或選擇錯誤,而身陷兩難泥淖而無法自拔,其后果則是損失慘重。

到這里,你看會說:選擇難,這地球人都知道!你倒是告訴我該如何選擇???

客官,莫急,莫急,莫急。生活中的選擇可不是試卷上的ABCD那么簡單,且再聽我講幾個故事。

故事一:齊國有個姑娘,生得閉月羞花之貌,前來說媒的賓客是踏破了門檻,最終家住東邊的張公子和家住西邊的李公子成了最終的候選人。張公子家財萬貫,衣食無虞,卻是一副丑皮囊;李公子英俊瀟灑,為人正義,無奈家貧如洗,還有老父老母要伺候。父母也是心疼女兒,把最終的決定權交給女兒。母親知道待字閨閣的女兒對婚嫁這等事是羞于說出口的,于是就對她說,你想嫁給張公子就伸出你的左腿,要想嫁給李公子就伸出你的右腿。女兒聽完,低下頭半天不語。最后,她伸出了兩條腿?。?!這就說,她想白天住張家,晚上住李家?。?!

當然,這個故事是個笑話,而且是個不太可能實現的笑話。當時,對這個姑娘而言,這樣的選擇無疑是最穩健,最雙贏的決策??墒牵丝紤]現實條件,她的選擇只能是其一。生活中,我們經常抱著“魚和熊掌兼而得之”的野心作出了最為“穩妥”的決策,可結果往往是一無所獲。一心兩用的同步多線程處理,在生理和智力上來說都是不可能的,除非其中有無需大腦思考的的慣性動作,或者在多重任務之間不停地串行切換,但是不停切換的后果是降低了效率。就像很多地方都提倡的那樣,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否則你很可能一件事都完成不了。

故事二:一天,趙國有兩兄弟相約出去狩獵。空中飛來一只大雁,哥哥喜出望外。對弟弟說:今天晚上我們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烤肉了。弟弟聽完不開心了,他說:大雁要燉了才好吃!正準備射箭的哥哥聽完也不開心了,爭辯道一定要拷了才好吃。這時,一位老農經過。兄弟二人就來問老農的看法,老農聽完,大笑起來,說到“一半拷了吃,一半燉著吃,不就兩全其美了”。兄弟聽完也非常滿意。這時,哥哥再舉起手中的弓箭,卻發現大雁已經飛遠,早已不見了蹤影,一根雁毛都沒留下。

這個故事告訴好幾個信息,一是在選擇時容易轉移目標,兄弟二人的目的本來是射下大雁,最后卻變成了烹飪的方式;二是選擇時沒能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容易被別人的言語動搖或蠱惑;三是,選擇時忘記思考輕重緩急。這樣的例子就實在太多了,上網的目的本來是想了解一下什么是思維導圖,后來卻被彈出的“王寶強離婚”給吸引,在無限推送的相關鏈接中,你最后來到了“趙忠祥聲援馬蓉”的頁面,此時,時間已經過去20分鐘,你已經記不起上網干嗎來了。

故事三:越國的一位農民家里鼠滿為患,他忍無可忍,從別的地方買來一只擅長捕鼠的貓??墒牵@只貓不僅喜歡捕鼠,還喜歡吃雞。家里的老鼠是被抓光,可養的雞也被吃得所剩無幾。農民的兒子頗為氣憤,要父親將貓趕走。父親卻不同意,他說禍害我們家的是老鼠而不是雞,老鼠咬家里的糧食讓我們不能填飽肚子,咬壞門窗讓我們的房子無法遮風擋雨,咬破衣服讓我們只能穿有補丁的衣服,老鼠還可能帶來疫情,讓我們冒著生病的危險。可是雞卻不會,沒有了雞我們最多就不吃雞肉了,卻不會忍饑挨餓,衣不遮體,可以住在溫暖的房子里過冬。兒子恍然大悟。

我們不得不佩服父親的理性和智慧,他的話實實在在地給我們上了一課。大多時候,利與弊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的。更多時候的選擇是讓我們放棄,留下你認為最珍貴、最緊要的東西。

故事四:魏國有一匠人做了一個精巧的箱子用來捉野雞,他把箱子放在山林里,箱子里面和外面都撒上一些玉米,自己遠遠的躲在遠處,只等野雞“入甕”后,拉動手上的牽引線,閘門下落,野雞就被逮住了。這天,匠人的運氣非常好,一連來了6只野雞,其中有5只已經走進了箱子。匠人這時只需拉動牽引線就可以順利逮到5只野雞,但是,他想把6只野雞全部逮住,于是,他放棄了拉動牽引線。可沒想到,第6只雞還沒有進箱子,卻有一只原本已經在箱子里的雞跑了出來。匠人又想,那就等有5只雞的時候再放線吧,可結果卻是又跑了一只。最后,匠人在懊惱中一只野雞也沒有逮到。

這個故事描述的一點兒都不夸張,反映到現實里就是:過高的或不切實際的目標,常常讓我們喪失最佳時機,或者過大的心理落差讓我們喪失了堅持下去的勇氣。如果你有過賭博的經歷,那就特別能理解這種賭博心態下的非理性決策。利益最大化通常是我們所追求的,但是必須基于風險系數的全盤考慮,是一種理性的利益博弈決策。

總的來說,上述四個故事對我們在作出選擇時至少有如下啟發:(1)很多時候的選擇就意味著放棄一部分,折中的萬全之策經常導致收效甚微,甚至一無所得;(2)做選擇的過程中務必謹記最初的目標,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出發時的宣言;(3)注意積累可信的知識,盡量進行獨立思考,智者會引領你,也難免會讓你失去獨自判斷的能力;(4)選擇也意味著利弊權衡,有舍才有得,有得才會舍;(5)盡量避免賭徒式的沖動選擇,定個合理的目標,作出相對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更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因此,沒有必要強迫自己,專注于眼前的事情,盡最大努力完成它,連續...
    好好修行閱讀 1,079評論 0 0
  • 法國哲學家布里丹養了一頭小毛驢,每天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喂。 這天,送草的農民出于對哲學家的景仰,額外多送了一...
    wnido閱讀 703評論 0 0
  • 姓名:張金友 公司:深圳市慧友冠源科技有限公司 【日精進打卡第133天】 【知-學習】 背誦《六項精進大綱》1遍 ...
    7ba11b8e59f0閱讀 99評論 0 0
  • 今天早早起床,嘉琪,奶奶和我去買塊電動車為了接嘉琪用,今天我在家里收拾,沒時間照顧她學習,這家伙直接來個不寫作業,...
    琪子媽閱讀 143評論 0 2
  • 電面 自我介紹 項目和實習內容 一個txt文檔中有100個手機號,有可能會有重復的,如何用最快的方法找出重復的? ...
    Jacinth閱讀 34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