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 這是倉央嘉措的詩,也是我所看過最美的情詩。以前,情詩我喜歡泰戈爾,現在我愛倉央嘉措。
? ?有人說,世道差的時候詩人大盛,世道好的時候詩人就不怎么昌了。我對這句話深信不疑,認為世道是決定詩人是多是少的原因,雖說不是主要,可也是重要。
? ? ?遇到李白我才知道原來不是這樣,遇到倉央嘉措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世道好還是不好,究竟什么是主導因素,什么時候是世道好,什么時候是世道不好。
?人說國富民強時世道最好,人說國泰民安時世道最好。你看詩人杜甫可謂名傳千秋,他就生活在一個不怎么能算上是好世道的社會中。所以他的詩名如天之皓月,幾乎人盡皆知。
? ?于是人們說,世道好的時候,詩人就不怎么優秀了,只有那些經歷過世道摧殘的就如杜甫一般,那詩人定將優秀許多。
? 于是,在許多年里,我相信著這條定理。知道遇到倉央嘉措。
? ? ?原來,詩名不一定非要那樣才能璀璨。
? 倉央嘉措為六世班禪,喜歡上一個姑娘,因為身份的原因,他不能和心愛的姑娘在一起。在這中間,他寫出許多情詩。
? 我看倉央嘉措的詩,說來挺有緣。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能在巨大悲痛面前置身事外,卻在意外的轉角淚流滿面。這大概就是我們有時會突然悲傷的原因吧。正如會突然悲傷一樣,我們還會突然泛起很多的情緒。
? ? ?某天,我特別想看一些情詩,一些非常好的情詩。
? 打開百度,我搜世界上最美的情詩。倉央嘉措的詩正在其中。他的詩有一種禪意,看了一眼,便被深深吸引,不能自拔。若說淚水可以證明詩進入了心海的話,倉央嘉措不止是進入,還扎了根。
倉央嘉措生活在清朝,那時候的清朝算得上國富民強,算得上國泰民安,可就是出來一個倉央嘉措。原來,造就真正詩人的原因不只是因為外界,還因為自己心中的世界。
? ?可以說,真正造就一個詩人的是自己心中的世界。當外界世界和心中世界相背離時,詩人也就有了詩可寫,也就有了詩人。
? 如果倉央嘉措不是很在意兒女情長,而是在意國家,那他就不會寫出那樣的詩句;如果杜甫不在意國家,在意的僅是兒女情長,那他也就不是如今的杜甫了。
? 真正成就詩人的,往往是自己心里的世界。愿所有人,都有一念,為自己在意。愿所有人都能靠這一念,寫出不一樣的詩篇。
? ? ? 愿你一念之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