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已經2018年了。
以前,總是盼望著長大;現在,總是在迷糊中成長著。
2017年,應該算是成長最快的一年,2017年,也是我經歷最多的一年。
2017年 一月
去年今日,應該還是在感嘆大學怎么怎么坑,高中多么多么好吧。經歷了想象中的大學和現實中大學的巨大落差,只能依靠著那矯情的念想“為賦新詞強說愁”一般的感懷。
2017年 二月
帶著一腔熱血,一股豪情就踏上了前往關田山的征程。說是調研,卻也是毫無頭緒,走一步看一步。直到,當我看到孩子對英語的迷茫,對教育斷層的無奈。我漸漸想起,初中時物理老師毅然決然踏上云南支教征程是給我的觸動。
我不是救世主,也沒有本事,沒辦法想出一個很好的項目可以帶動發展。但我又真真切切想做點什么,做我能做的。
回來之后,想了很久,終究還是選擇了退出。一個是時間精力有限,第二也確實是能力不夠。
2017年 三月~六月
一直覺得自己很忙,卻有時也覺得自己在瞎忙。
志愿者中心、社團聯合會、科創中心,雖然事情不多,但是雜七雜八,左一個會右一個會也確實占用了不少時間,所以想在大二的時候放掉,只留志愿者中心。
還一個是足球,也占據了我的大部分時間。我很高興,足球在這一年里有個很大的轉機。認識了SS,認識了教練,認識了XH……1個,2個,3個……人漸漸多了起來,組校隊的渴望在我心中愈發強烈。SUES女足聯盟得雛形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出現的,不管未來能否成立,做到這一步,我覺得已經是突破性的進展了。
2017年 七月~八月
可以說是黑色暑假沒錯了,作為上海生源,居然一整個暑假在家的日子不超過10天。
為期14天的山東棗莊支教,雖然和想象中不太一樣,但是那種“出生入死”的群居生活,那些一個個天真無邪的笑臉,確實給我的暑假,或者說是人生添上了色彩斑斕。
為期三天,卻收獲滿滿的校友尋訪。聽了人家的大學故事,看了人家的大學生活,確實可以找到差距,很多事情真的沒必要賴別人,只不過自己不夠努力罷了。
(未完待續……回憶著回憶著,我就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