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喝了點咖啡,到現在這個點了還精神的很。于是便想起了最近讀的這本書《成大事者,不糾結》,書名看起來很高大上,似乎這本書里蘊藏著靈丹妙藥,未讀之前就猜測是不是吃下這顆靈丹妙藥就可以不糾結了呢!說到這里可以看出來,在這個社會上糾結的人不在少數,包括我自己也偶爾處于糾結之中。
01
成大事者不糾結,言外之意就是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不能糾結。此書是一種《明朝那些事兒》的口吻講述了明朝,清朝,民國時期以及外國里關于李鴻章,曾國藩,嘉慶皇帝,雍正皇帝,拿破侖三世,盧梭,甘地,張廷玉等的一些思維與軼事。這里我不去評論誰好誰壞,作為小小人物我只想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悟,希望這些感悟與君共勉。
02
大學畢業,我和B來到了同一個單位上班,我心里想著既然都是同一個學校畢業的日后得互相幫助,誰有困難都得幫一把。可后來一件事讓我大吃一驚,B經常閉著我偷偷摸摸的請身邊的同事吃飯,說到這里大家肯定會說,肯定你們有矛盾吧。我思前想后,始終沒有想出來一件事足以讓B這么做。那段時間我很郁悶,經常給老婆抱怨,為啥會出現這種事,這個年代誰都能看出來B是在故意孤立我,讓別人覺得我人緣很差。一年以后,后來的種種事證明我想多了,同事們并沒有覺得我人緣差,相反我人緣很好。我想傾訴給大家的是遇到類似的事一定要淡定,不要把現在的事放在未來看,很多事都是我們自己放大了壞事的影響,一頓飯就能解決問題那只能說明你們處的圈子太庸俗了,大多數人心里還是放著一桿公平的稱的。將來的事留給將來去想,不畏將來是一種處事智慧。宰相肚里能撐船,愿我們都能淡定的過好當下,把心思放在當下。
03
成小事者,也應不糾結。你眼中的大事或許是別人眼中小事,你眼中的小事亦或是別人眼中大事,所以做事就應該不糾結。破解糾結最好的法門是: 專注于當下。身邊有一位朋友問我,說最近與一個女孩網戀,但是父母堅決反對。他又想同女孩一起,怎么辦? 我說很簡單,該愛這個女孩你就去愛,該結婚就結婚; 同時,該孝順父母,你就孝順,哪有父母會記一世子女的恨的?只是你把示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調整到了現在,所以才產生了矛盾。 把眼前的事情辦好,這樣所有的矛盾就會在你往前走的過程中自然化解了。”
04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個社會,愛一個人一個事就要用力的愛,愛就要大聲說出來,就像兒歌里唱著: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恨一個人或事就會咬牙切齒,甚至心里面會冒出幾個臟話。對該發生的事就讓它發生,情緒就得正常的流露,最重要的是必須是真實感情,這一點曾國藩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他覺得你這件事做的不對就是不對,做的對就是對,對事不對人處事風格值得稱贊。
但凡有點追求的人,都希望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不畏將來,不戀過往是一種處事態度,要想讓這種態度落地生根,我們要學習張廷玉。可以說他在沒糊涂之前做的事是都非常的完美,非常受到到皇帝的溺愛,正所謂“朝廷大臣三千人,三千只寵你他一人”。如何才能得到這么高的寵愛,我想是因為張廷玉身上有太多太多好習慣才造就了他,勤奮,善思,正義感,有思想但不執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打牢基礎,戰無不勝。再漂亮的花也有凋謝的時候,那我們就做一顆常青樹,到那時時候,不畏將來,不戀過往,真得就能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愿我們都能過上自己向往的生活,愿常青樹永遠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