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faceui工作一年有余,其中跟過很多項目,類型涵蓋車聯網,金融,O2O,系統管理工具等。總體來說,項目分為大體量項目與小體量項目,針對大體量項目,需要進行前期的競標提案,用研,分析報告整理,交互主框架設計,視覺風格提案,交互詳細設計,視覺詳細設計,溝通確認完成。
競標提案:
1,目標用戶與潛在用戶
要做設計首先要了解目標用戶是誰,潛在用戶是誰,這兩個是主要對象,創新功能可以吸引潛在用戶,體驗做好可以給目標用戶帶來方便,所以操作方法是:首先讓客戶進行目標人群的輸入,如果客戶沒有,可以用網上尋找(http://www.199it.com/;http://www.iimedia.cn/#shuju)
將目標用戶的年齡,地域,消費能力,價值觀,進行說明。
2,用戶定位
根據數據進行推理,從年齡,價值觀,就可以基本推測用戶的基本交互應用場景,視覺偏好,這樣進行提案可做到言之有據。
汽車競標提案可以參考我之前給長城華冠,紅旗做的,里面有涉及這種用戶分析方式。
3,競品分析
競品分析在車聯網領域里也叫做對標車型分析,主要是針對上市車型進行產品分析評估,
競品選擇一定要讓客戶先進行提供,三個產品最好,一個業內做的最好的,一個業內做的最創新的,一個和自己實力齊平的。如果客戶定位不清,無法提供,那么就要通過網上查閱資料和訪談形式進行調研(一般不建議自己定)
普通產品的競品分析文檔,從主框架,功能業務,核心流程體驗,小亮點,四個方面進行評估。
主框架是產品的首頁和主要業務功能的操作頁,
功能業務一定要寫,主要是為了通過研究產品能夠了解到更多的商業模式,有助于設計師自己的提高。
核心流程體驗,
評價標準為:
吸引性,外觀是否足夠吸引人。
一致性,設計內容與風格是否一致。
適當性,界面能否滿足功能,滿足用戶期待。
驚喜與小亮點,與眾不同的設計可以令人愉悅。
游戲性,在與這個設計互動之后,是否令人愉悅。
激勵與引導,如何激勵用戶使用這個設計。
品牌識別,可見性與清晰性。
文本,上下文的融合度。
圖像,質量過關,布局合理。
搜索,搜索框的設計是否易于被找到并進行查詢。
站點索引,是否有一個完整的網站概覽。
排版,網站是否易讀,編排整齊統一。
流程,邏輯順暢。
導航,用戶能不能隨時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能不能回到主頁,能不能知道下一步會到什么地方。
保障,尤其是對于商業交易,要有提示,確認框,及時保存用戶數據。
撤銷,給用戶做返回決定的余地。
導出,是否有分享傳播的功能。
車聯網的競品分析文檔主要從硬件操作,交互設計,視覺設計三個方面進行評估評估的時候儀表和中控分開評估。見案例-東風啟辰競品分析。
汽車交互設計:
汽車HMI的交互設計一定要根據用車的環境與場景的不同進行功能劃分。常見的場景有:通勤(上班,下班,公干),城市出行(聚會,購物,娛樂等),遠途(回家鄉,自駕游,跑長途等),每個場景下用戶的需求是不同的,對信息的關注點也不一樣,所以頁面布局也應當進行改變。
現有HMI的交互設計都沒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截止到2017年7月),反倒是很多淘寶的后裝廠設備很有亮點。
汽車競標提案可以參考我之前給長城華冠,紅旗做的,里面有涉及這種用戶分析方式。
交互主框架提案通過的重要一點,就是提案形式:一定要擬定用戶角色,通過角色的用車場景穿成故事,能讓客戶明顯感覺整個流程的體驗提高點在那里。
1,中控交互主框架設計思路
汽車交互設計與app等產品不同,在交互設計的同時,需要考慮一些視覺元素,甚至動效,轉場等。
1,我整理了最近幾年的一些概念車的設計參考視頻,之前的很多設計都是參考里面的交互設計形式。
2,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與內飾設計語言很好的進行結合
3,中控的硬件操作主要分為觸屏,旋鈕(奔馳),旋鈕+遙感(寶馬),這三種交互方式,觸屏設計的時候,可以多參考手機與pad交互,
旋鈕與旋鈕+遙感的兩種形式,在控件布局設計的時候,需要做有序化的設計,因為只能一個一個的選擇,不能跳,所以要著重考慮一個頁面的列表和圖標內容不宜過多。
2,儀表交互主框架設計思路
儀表不能觸屏,只能利用方向盤的按鍵進行操作,我整理了一個智能方控的說明文檔,并且在之前給啟辰提案的ppt里也有提到過。詳細可以去那里看。如果方向盤是上下按鍵,那么在中控設計的時候應該用上下選擇式列表布局方式,而不能用左右式。反之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