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你可能不懂敦煌的壁畫講述著什么樣的故事,不懂一片片瓷器蘊含著什么樣的文明,不懂樓蘭古國隱藏著什么樣的神秘,不知道齊白石的蝦為什么活靈活現,徐悲鴻的馬為什么氣勢恢弘,但很少會有人不曉得一兩句詩詞。
清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寫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唐詩和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兩大美學范式,中國古代文學的造詣,唐詩宋詞可謂達到了頂峰。古典詩詞長于抒情,抒發也多是類型化的情感,傷春悲秋懷遠懷怨,思鄉念友慮家憂國,懷古詠史寫景詠物,在高度類型化的題材下千百年來推陳出新,佳作不斷,歷詠千年而不衰,至今也無人能超越,漢語這門語言精確優美靈活多變的魅力在唐詩宋詞里展現得淋漓盡致,古人駕馭語言的能力可謂登峰造極,爐火純青。學習唐詩宋詞不單是一種知識的學習,也不單是一種對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更多的是一種對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談到如何學習古詩詞,《紅樓夢》里香菱學詩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鑒,黛玉對香菱道: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玚,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這里面透露出兩個主要信息,第一,讀詩要讀一流的詩。第二,讀的數量要多。具體到中小學生如何學習古詩詞,目前中學語文課本上的詩詞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建議是編定專門的教材,開設獨立的課程,引導學生學會鑒賞詩詞本身的畫面美、意境美,體悟詩詞傳遞的情感。多讀多背,積累到一定程度,量變才能達成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