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兩本日本的小說,一本是村上春樹寫的《海邊的卡夫卡》,另一本是東野圭吾寫的《解憂雜貨店》。不知道為什么這兩本小說都有一種特有的吸引力,讓我恨不得一口氣看完,而那本《解憂雜貨店》是我昨天利用一個下午加半個晚上一口氣看完的。
《解憂雜貨店》這本小說,顧名思義,就是寫一個能夠為別人解答煩惱的店。剛開始看到書名的時候,覺得不就是寫一個解憂的雜貨店嘛。但看過之后,這本小說以它莫名其妙的開頭,時間靜止的腦洞,令人深思的懸疑,恍然大悟的揭示、、、讓我身陷其中,無法自拔。
雜貨店的主人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爺爺,名叫浪矢,就把雜貨店叫做浪矢雜貨店,因為在日本“浪矢”這個詞和“解憂”這個詞的同音。就這樣,這位老爺爺憑借一個小孩偶然的叫法,而重新找到人生價值:這里不僅銷售雜貨,還提供煩惱咨詢。無論你掙扎猶豫,還是絕望痛苦,歡迎來信。
不管別人惡作劇來信,還是小孩幼稚的問題,老爺爺都認真思考給予回復。
一個小孩來信道:有個問題想問,我希望不用學習,不用作弊騙人,考試也能夠拿一百分,我該如何做呢?
老爺爺回復道:請懇求老師進行一次關于你的考試,因為考的都是你的事情,答案當然正確。
老爺爺認真的態度,慢慢的有許多真正咨詢煩惱的人來,有情感上的問題:事業與愛情的選擇;有自己的理想與安穩現實之間的選擇;有家庭矛盾煩惱等許多各式各樣的煩惱,老爺爺都會認真仔細思考,然后給出他所認為正確的回復。
若干年以后,那些曾經咨詢過煩惱的人都寫信來感謝這位老爺爺當初給予他們的指導。老爺爺感慨: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樣的回答都沒有用。
合上這本書的最后一頁,我不由地想起我高中的時候,同樣有許多的煩惱,這些煩惱是不能夠與家人朋友啟齒的。偶然地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個郵箱地址可以幫別人解決煩惱的“青竹姐姐”。于是我將我的煩惱寫成信通過郵箱地址發給了她,也得到了她的回復。
翻開我的郵箱,還一字不落的記錄著當初的信件,其中有兩封信件讓我印象深刻:
青竹姐姐: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心中開始有喜歡的人。但我擔心學習成績會下降,所以很矛盾,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這樣!想請教—該怎么辦?
青
竹
姐
姐
你好:
謝謝來信。讀過來信,要特別恭喜你,青春時節遇到了自己心中喜歡的人,難得的緣分的。你現在困惑在是否表白或是相處是嗎?
我覺得你的顧慮是有道理的,初陷情網的人很容易癡迷于情感而亂了方寸影響到自己學業的。相處好了可能會促進彼此的成長,處理不好,遭遇拒絕了或是即便相處了,但外界干擾因素多、彼此磨合也有困難的話,都可能影響心情干擾學業的。所以,我想你自己還是要慎重行事的。
心中喜歡,不是壞事,多創造些交往的機會,多些交流,彼此更多了解和相互幫助,大大方方地如朋友一樣地相處,慢慢地了解彼此的脾氣秉性,或許比直接表白只陷戀情,更有助于彼此的成長。自然相處中,增進彼此情誼,若真是有情人,時機成熟時,自然會有理想的結局的。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喜歡、欣賞都可以玩笑中自然地表達,但愛,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要走。因為愛,不只是表白,還有更重要的是相互的關懷、彼此地促進,需要擔當和責任。在自己還沒有做好充分心理準備的時候,自然不必急于去表白,真愛值得等待!
如上,只是個人想法,僅供參考!真心希望,心中有了心儀的人得你,學習、成長起來更有動力和激情!
祝好!
青竹姐姐:
高中學習太緊了!每天做著做不完的作業!學習效果也不是太好!不知道為什么?像是迷失了目標似的?不知道這樣埋頭讀為了啥?很煩惱
青
竹
姐
姐
做每一件事都有每一件事的快樂才是。讀書當然希望可以有個美好的未來,有一技之長有自己的立足之本,但我更希望你能從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感受到小的快樂,簡單而實在的快樂。比如說今天又讀到了什么經典的文字、多做了幾個題目、做題過程中又有什么新點子、跟老師同學相處時又有什么新樂子……如果每天都有很多的小快樂,學習也能有不斷的進步和收獲,豈不是每天都能活得很充實而幸福?
目標迷失是暫時的,生存意義困惑也很正常,說明你還是在上升成長的通道之中,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探索,想通了之后便又是一個新臺階一種新狀態了!祝你進步!
我們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屬于自己的煩惱,也希望有一個解憂雜貨店能給我們指點迷津。當我閃因煩惱而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時候,其實不管我們如何選擇,只要抱有努力積極認真的生活態度,都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