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探索自我--《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書感+88紫凝 +W2

每天與我們形影不離的是自己,最容易忽視和不了解的也是自己。重新探索自我,客觀的更了解自己,會讓你下面的路走的更順利,更近一些。

第一章,書中提到:“要改變現狀,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要改變我們

對問題的看法”。就如下面的實驗,我們很多的情緒,感受來自于我們對一件事情的評價。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到這句話,我就不由想起,經常看到媽媽們吐槽,說婆婆不幫忙帶孩子,或是帶的孩子不好。也許在一些觀點里,婆婆或是老人本就應該幫忙帶孩子,就應該帶好,所以不幫忙帶或帶不好,自然讓人忍不住想去抱怨了。

但是若從另外的觀點來看呢,孩子是你的,你的責任在哪里?帶孩子,教育孩子不是你自己的事情嗎?若是把自己的責任樹正,當遇到教育孩子,因為老人寵溺孩子,觀點不一致時,你會堅持自己的教育觀,因為最后為孩子成長買單的是你。至少在一段,他未完全自理錢,孩子成長的結果買單人,是父母。當你抱怨他們時,是不是內心深處在逃避一份責任,孩子這點不好,那點不好,不是我的問題,是奶奶的問題,奶奶慣的,孩子不聽我的,我也沒有辦法。

對照下圖,我們可以找到,在抱怨吐槽的媽媽,還屬于“依賴期”,她需要依賴婆婆的幫忙。

當我們慢慢意識到孩子教育養育,是做父母的時候,所有事情開始自己擔起責任,獨立完成,表達自己觀點,按我們觀點執行時,開始到了獨立期,你的外殼開始變的很硬。

當你能很好的處理獨立期,能來去自如,慢慢的開始又變得柔軟起來。你明白,有些事情,是互相依賴的,你可以使用他人的資源,而不是全盤否定。婆婆有婆婆的經驗,你有你的科學理念,你們中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這是我所理解的互賴期。

成熟模式圖

感覺看這張“成熟模式圖”,讓我覺得其實很多事情都遵循了這個規律,如婚姻中的兩人也是如此,我們從戀愛時的依賴,到婚姻中慢慢的又邁向彼此的相對獨立,然后至生命的互賴期,彼此相互補充,依賴又獨立。

思考一下你的三觀,多久沒有變化了? ? ? ? 什么時候開始變化了? ? ? ? ? ? ? ? ? ? ? ? ? ? ? ? ? ?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2017年,跟圈媽一起逼自己一把! ? ? ? ? ? ? 感恩自己遇到這幫愛學習的朋友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