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
鴿子是一個不愛吃菜的肉食動物,所有綠葉蔬菜都難以下咽的非素食主義者,連帶著的,對綠植、花草、泥土,有著天然的畏懼。一盆普通的綠蘿,擺在辦公桌的角落里幾年了,鴿子從來沒有給它澆過水,若不是有專業的園藝職工一周來護理一次,不知道它現在會是什么樣子。但就是這樣一個綠植困難戶,卻在某一天,對多肉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以超乎想象的執行力,買回了四株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肉肉,準備開發自己的另一個可能性。
【困境】
收到肉肉后,鴿子興奮的拆包、整理根須,按養殖tips給它曬干根部,做好種植準備。因為容器是迷你的陶盆,而且沒有工具,肉肉們在上盆的時候完全是徒手,沒有經驗,沒有教程,只好硬著頭皮弄。培土要怎么放?一次放多少?一次加滿還是種好以后再填滿?植物埋多深?一盆一株還是兩株一盆?一連串的問號,還好馬上百度解決了一部分,剩下的只有跟著感覺走。最后,雖然4株都成功上盆了,但幾時澆水?澆多少水?怎么才算澆透?要不要曬太陽?最關鍵的問題:我不知道它們是否能夠活下來,就是所謂的服盆。
【暗夜】
鴿子自己家里沒有花架,所以肉肉放在媽媽家養著,每天都去看一看。前幾天肉肉們都美美的,就跟剛寄來的時候一樣,葉片飽滿,顏色可人。接下來就有底部葉片干癟的現象,以為是不夠水分,就加大了澆水頻率。中途偶爾有一兩片落葉鴿子也沒有在意,老了就要掉嘛。直到有一天,中間那盆鴿子最喜歡的肉肉顏色變得暗沉,幾乎所有的葉片都變形,根部還有黑色的東西。鴿子發現原來自己真的還是養不了植物,很難過。畢竟美好的小東西到自己手里失去了生命,讓鴿子感到慚愧,心痛,失望,想就此放棄再養活物的想法。
【奇跡】
鴿子沒那么關注她的多肉了。她不再每天去看,只是偶爾看一眼。在她并不抱希望的某一天她發現,除了死掉的那一株,其他的都很好的活著,并沒有進入接連歇菜的死胡同,而是越長越高了。雖然很開心,但鴿子似乎感覺到肉肉們還是沒有長成它們應該成為的樣子,所以立馬發圈詢問多肉達人才知道自己的肉肉們徒長了。在鴿子看過的眾多文章里,某一篇達人貼里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植物不是機器,而是自然賜予,有的人養多肉是為了讓自己舒服,而人為的破壞并不能滿足植物本身的需求。
“自然賜予”這個詞好像突然點亮了小燈泡,鴿子瞬間聯想到阿秋老師曾經說過關于靈感的尋覓方式,你要去找一片空地,踩在泥土上,感受與大地、與自然環境的鏈接,想象一下你腳踩大地,植物從土壤里長出來,感受植物的氣息。
【成長】
鴿子意識到養殖其實是要回到生命本身,腳踏實地去接觸泥土,大地、植物、花草,去感受自然的贈予,回歸自然。得到啟發后,鴿子知道不能再打無準備的仗了。她首先決定了要繼續學習并實踐養殖多肉這件事,明確了養殖目的是要通過可愛的肉肉們來開發自己并引導孩子們了解植物、喜歡植物、鍛煉耐心、熱愛生命,以多肉植物本身的特性和需求來養殖才能讓肉肉本身出狀態,才能讓自己愉悅。
【翻轉】
鴿子用“主題學習包”這個工具列出了多肉植物養殖的關鍵詞,并分別按這些落點一對一的進行查收集資料、分析環境、記錄自己關注的品種差異等等準備工作,并做好心理建設:養殖不是三天兩頭的打打鬧鬧,而是長期的一種養成。到此,鴿子已經準備好了要開啟多肉養殖的新世界。
【回首】
三個月,從起興到失落,從驚喜到疑惑,從盲目到明確,像以前每次開始一個新的領域時都曾經歷的過程一樣。在這個反反復復,忽明忽暗的的過程中,鴿子打敗思維定式大魔怪,勇敢邁出了第一步;遇到困境時,用交流學習的方式,逐漸找到了自己心里想要的,并且鎖定目標,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