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我不想再做哲思的編輯,只想做你們的讀者

二〇一六年,我有幸成為了哲思的編委,從十一月到現在的一個多月里,拿出手機的第一件事不是打開微信,而是打開簡書。

記得剛成為哲思編輯的時候,剛好被學校公派去英國交換,每天只能在深夜和主編交流,處理稿件的速度也很慢,漸漸地,仿佛打開簡書審稿已經不是一種任務,而變成了一種習慣。


如何才能被哲思收錄

回想起作為哲思編輯的一個多月里,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竟然是,拒稿。

哲思作為過稿率最低的專題之一,有時候一晚上下來幾乎收不了幾篇稿,每天都有人問我:

·為什么會被拒稿?

其實,有時候稿件被拒,并不是因為作品的質量不高或是觀點不被編輯欣賞,而是稿件真的不符合專題的收錄要求。哲思收入以哲學思辨(中西方哲學作品及作者本人的深度思考體現)為基礎的各類題材作品,及國學古漢語文字和文章解讀方向的作品。有時即便文章深度和文筆有所欠缺,但只要是關于哲學方面的思考,我和主編也都會盡量收錄。

在這個傳統文化日漸式微的時代,在這個越來越多人喜歡干貨的時代,哲思希望能給每一個堅持傳統文化,堅持哲學思考的人一個機會,一個平臺。

另外,出現文章帶有公眾號宣傳,圖片帶有宣傳水印,或是文章非原創,帶有敏感詞匯,以及嚴重題文不符等問題的也是不符合文章收錄等基本要求的。

·有的作者會發問,被拒稿是否是因為觀點不被編輯欣賞?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我深以為然,哲學始于懷疑。

哲學正是在不斷批判和懷疑中前進著,如果沒有各種觀點的交匯,就不會有哲學的發展,既然專題名為哲思,那么就歡迎各種深度思考的觀點百家爭鳴。我自上大學以來,做校園網站的主編已有兩年,我一直認為,一個好的編輯,是能夠成就一位好的作者,而給每一位愿意思考的作者一個平臺,是哲思的初衷,也是哲思一直努力的方向。

我在審稿過程中經常會收到各型各色的文章,有時看到文章尚可但實在不符合哲思要求的,我常會私信作者,并建議投至更適合的專題,拒稿的文章我也常常會點贊和打賞,也時常會有拒稿作者來對我說,謝謝,沒想到還會有回復。有時簡信太多無法一一回復,但你們的每一句感謝我都閱讀過,在此也想對每位一直支持著哲思的朋友說一聲,謝謝你們。



而什么是哲學?

關于哲學是什么,很多哲學家終其一生都未能給出答案。

很多作者跟我交流時說,哲學不應該有所局限,任何方面的作品都可以是哲學的體現。

是的,我非常同意這樣的觀點,哲學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哲學的根源始終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它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空中樓閣,而是匍匐在地的大地之歌。哲學可以是任何領域的升華,中文、歷史、物理、數學、經濟、政治等等,每一個領域都有他們自己的哲學。

可是,并非每一種思考就是哲學,哲學是升華,是深度的思考,是對根本問題的探尋,是對宇宙本源的探索,是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思索,對人生意義的追問,對精神世界提升的渴望,是人類終其一生所追尋的安生立命之所,哲思希望給讀者一個關于生活,卻又不生活的專題,真正哲思,不僅僅是思考和感悟而已,這也是哲思的意義所在。

為什么要選擇哲思

我從2016年九月來到簡書,至今三個月整,第一篇文章便是投的哲思,我還算幸運,首文便被推至首頁,閱讀量到達1.3W+,至此以后我又陸續開始在哲思寫作,有的文章會被收錄,有的文章會被拒,我自認并不是一個高產的作者,時常都是心血來潮才亂題一筆,而且十分喜歡刪文。我想我也不是個適合做編輯的人,我不常與讀者互動,從不互粉,從不在群里分享自己的文章,也沒有想過寫出什么爆文或者成為簽約作者之類的,成為哲思副主編的一個月里,我微信常交流的簡書好友里,也僅有主編一人。

我經常會思考,我來到哲思的目的是什么,我寫作的目的是什么?我很喜歡博爾赫斯的一句話,“我寫作,不是為了名聲,也不是為了特定的讀者,我寫作,是為了時光的流逝使我安心。”或許,而這也正是我選擇哲思的原因,哲思的文章或許沒有很高的閱讀量,但卻常常有一些深度思考的好文,哲思收錄的文章或許不多,但卻有不少能讓我獲益良多。

其實,之所以選擇哲思,也是因為我自己也是哲學系的學生。說起哲學系的學生,很多人腦海里都會立刻浮現出在圖書館里的學霸,說來慚愧,我實在是一個非典型的哲學系學生,我喜歡旅行,喜歡美食,喜歡武俠小說,我對手帳的熱愛絕對超過讀《理想國》,我對化妝品的了解絕對大于對黑格爾。在哲思做編輯的一個月,時常有人叫我老師,向我來請教問題,其實每次心里都打著鼓,怕才疏學淺的自己無法給讀者一次滿意的交流,而幸運的是和讀者探討問題時,更多是收獲,是愉快的體驗。

至今哲思收錄的文章只有四千六百多篇,哲思并不追求稿件的數量,而更重視給讀者的感受,希望選取真正有思想,能夠給大家帶來收獲的文章,精益求精,這是哲思的態度,也是哲思的堅持。前兩天和主編做了一期哲思的推薦作者,一篇文章寫下來,我更多的是感動,我想對那些堅持在哲思寫作的作者說,也許在這個匆忙的年代越來越少的人愿意坐下來讀一讀《道德經》,越來越少的人愿意去鉆研《理念論》,也許你們寫的文章很難收獲超高的閱讀量和點贊數,很難成為一篇爆文,感謝你們依然愿意用心拭去浮華,將最真摯的想法和最真誠的作品奉獻給讀者。

家總要成,錢總要掙,奔走紅塵,莫忘曾是書生。

為什么我依然堅持哲學

有人說,哲學不同于其他學科,也不類眾妙畢備、受人尊敬的科學,它似乎不能有所創進,因為你起于困惑,而止于竇疑。

如果說科學像一座萬仞之山,歷代科學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發現新的世界,那么哲學更像一座座孤峰,歷代哲學家卻是在不斷的懷疑中思考前進。哲學并不能像科學那樣教會我們一門技術,給我們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卻能給人以智慧,予人以去啟迪,讓我們用不一樣的思維去看待、經營我們的生活。哲學看似無用,實則有長遠之大用。我始終認為哲學是源于生活的,世間萬物的一切規律都是歸于簡單而非復雜。生活中的任何一物都是哲學,萬物皆含情,皆有道。

有位老師曾說,盡管哲學的特點是讓我們如墜迷宮,思無止境,但之所以要學習哲學,是因為在促進我們獨立思考能力的方面沒有可與之媲美者。

所有哲學系的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接受者學校的考驗,社會的質疑,他們一定會被問及的一個問題就是:你以后打算怎么找工作?是的有極少數哲學系的學生畢業后能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成為哲學家的更是少之又少。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開,我們班最初入學時有39人,三個人選擇了復讀,十個人選擇了轉專業,剩下的大多數人也不少人迷茫著。但即便在這個哲學日漸式微的年代,仍有那么一群人,即便被人嘲笑成瘋子也繼續瘋狂著,即便身無長物也愿傾盡所有投入到學術研究中。

這世間總有風雪,亦有人萬死不辭。



2017,哲思,我們認識一年了,你陪伴我從十九歲走到二十歲,陪伴我從岳麓書院走向遙遠的英國。

2017,我用北京時間和你再度重逢。

哲思,認識你很高興。

關注哲思的每一位朋友,認識你們很高興。

從建立初到三十七萬,因為有你們的思考,哲思才能成為思想的瑤池。因為有你們的關注,哲思才能走進更多人的視線。

希望新的一年里,你們依舊在這里

希望新的一年里,能遇到更多的你

2017,我不想僅僅做哲思的編輯,

我更愿做你們文章的第一個讀者,

與你,

一起。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2,810評論 25 708
  • 去什么地方?這么晚了。美麗的火車,孤獨的火車?凄苦是你汽笛的聲音,令人記起了很多事情。為什么我不該揮舞手巾?乘...
    我家的太陽先森閱讀 323評論 0 0
  • 激情四射
    幾個力子閱讀 148評論 0 0
  • 想寫一個故事,想好了劇情,沒想好你 想過一場旅行,想好了風景,沒想好你 想辦一場婚禮,想好了布景,沒想好你 我想過...
    故事雖長夢難忘閱讀 152評論 0 1
  • 傳說盤古為萬物始祖,開天辟地,陽清為天,陰濁為地,雙目成日月。他將身軀化為天地萬物,開目為晝,閉目為夜,自此便有晝...
    可可豆子閱讀 425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