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掌握新技能——以學騎車為例

說來慚愧,我到今年2月19日之前,都不會騎車。在小學、大學、工作3年以后,都曾經嘗試過學習,可大概是方法不對頭,練習時間也不長(每次都不到一個小時)導致一直沒能學會。

本來這么多年不會騎車也過來了,但自從現在我工作的地方離家只有3.5公里左右,坐公交和地鐵卻都要倒兩次之后,我想學會騎車的動力就很強烈。雖然因為一直沒有合適的人教我導致學習的事一直推遲,但“一定要學會騎車”的念頭卻在腦海中揮散不去。

直到那天我哥到家里來做客,作為一個會騎自行車和電動車的老司機,他對我不會騎車表示了深深地鄙視之后,主動表示可以教我,這下導師的問題解決了。

第一步,是要找適合初學者的自行車。初學騎車要找一個坐墊比較矮或者可以調節到比較矮位置的車,這樣如果有問題可以雙腳著地做剎車,會讓初學者很有安全感。我們一起下樓,在幾種共享單車中選中了可以調節坐墊的小黃車,他根據我的身高幫我調節了坐墊。

第二步,是正確的騎車姿勢。對初學者而言,比較簡單的方式是直接上車坐在坐墊上,左手握車把捏剎車,右手只握車把, 不捏剎車。因為左手的剎車是后剎,右手是前剎,如果直接捏右手剎會導致速度降的過快,容易從車上摔下來,左手剎=則會更平順,后來我試了下,確實如此。

第三步,是培養平衡感。之前學的時候,他們都讓我直接騎車,騎的時候其實心里很沒底,而且很容易過程中歪歪扭扭,甚至直接摔下來,我本來平衡感就不是很強。這次他讓我直視前方,不急著騎車,而是把握住方向,雙腳滑地,讓車往前走,在車走的過程中,把腳抬起來,盡量保證車走的是直線。這招真的非常有效,不到10分鐘,我腳抬起來以后能感覺到車的方向不會發生偏離了。

第四步,就是正式開始騎車。如果第三步完成的好,腳抬起來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放到腳踏上,開始騎車了。直線比較簡單,轉彎的時候,可以先及早開始準備,拐一個大彎。大彎的弧度比較大,每次只要把車頭的方向往里或往外偏一點點即可,這樣可以慢慢適應轉彎。

第五步,是在路上練習。這一步其實也可以繼續細分,一開始是在車不多的地方練習,然后到車比較多的路上練習,開始時的距離很短,慢慢增加距離。

經過這樣幾步之后,我終于學會了騎車。回顧學習的歷程,比較好地體現了刻意練習的思想:

  1. 有一個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我的目標是能自己騎車上班通勤,這個目標又可以繼續分解,結果考核非常明確,能讓我對自己的進度心里有數。
  2. 要找一個好的導師。這個案例里,是我哥哥,他學會騎車已經很久,也教過幾個人,讓他們比較快地學會了騎車,而且也很有耐心。導師是基礎,一個好導師可以幫你省很多事。
  3. 練習要包含反饋。我們必須要知道每次自己做的對不對,如果不對,錯在哪里。騎車時候的反饋是即時的,如果你有什么地方做錯了,車就會去到錯誤的方向,或者逼迫你不得不捏剎車,你立刻就能知道。這些反饋會讓你辨別在哪方面還有不足。
  4. 走出舒適區。在沒人的地方練的再好也不夠,總要上路的。路上的騎車、電動車和其他自行車很容易讓初學者感到心慌,怕有問題。這時候,要鼓勵自己走出舒適區,先在車輛較少的地方練習,控制好剎車,然后去車輛較多的地方,聽著騎車聲、感覺車輛從背后經過再到前方的,先是短距離,再是長距離,總是要在離自己能力極限不遠的地方挑戰自己。

我的目標其實還沒有完全完成,但我會繼續運用刻意練習的方法,繼續努力,直到早日完成目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