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7歲孩子的話讓我幡然醒悟:家長常用“別”,孩子常犯“倔”!
? ? 上午孩子在寫作業,他不自覺的又拿起橡皮玩,我看到了:“別玩橡皮!”他放下了,一會,又玩起來……反復幾次!“別玩橡皮”我聲音變得比前幾次嚴厲了,“媽媽,不要這樣說,你老是一遍遍說別玩橡皮,我聽著就覺得是玩橡皮吧!”孩子的話讓我一下愣住了,“為什么呢?”我脫口而出,孩子說:“不信你試試!”孩子繼續寫作業了,我陷入了沉思!
? ? ? “別玩橡皮”我閉上眼睛對自己說,很神奇,在我腦子里留下印象的好像就是“橡皮”,“別”字就沒起任何作用!感覺就像是“玩橡皮”,反而強調了橡皮,起到了提示玩橡皮的作用!“別睡覺”、“別看電視”……我又試了幾個詞,真的是后面的名詞留下印象深刻!
? ? ? 我幡然醒悟,原來看到孩子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時,總是大聲呵斥,別怎么怎么,孩子似乎故意跟家長作對,越不讓他做,他越去做,這樣家長就越生氣,越沖孩子喊,別…… !家長就很生氣大罵:“這倔孩子!”
? 唉,這“倔孩子”是家長“別”字造就的,醒悟吧!
? ? 欣慰,今天發現跟孩子跟孩子說話新方式——“孩子,快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