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在不解中錯過

韓國插畫師作品

三兩男女的爭執聲從窗外傳來,耳朵自動接收了,三三兩兩的字語傳來,斷斷續續。

"我兒子大學畢業就要結婚。。。。"帶著十二分的肯定,尖銳的聲音刺激著我的耳膜,一位母親說到。

"哎,你兒子。。。畢業?"一位男音傳來,語氣帶了絲嘲諷。

"大學。。。二十四,你不知道,他以后都被我們安排好了。。。。"

翁嗡嗡,滴滴滴。一陣雜音過后。

我便什么也聽不見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的兒子是否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是被父母所安排好的呢?他又是否會接受這樣所謂的安排呢?

常看見一句話,畢業既失業。畢業之后的我們一個個從在學校庇護中長大的小大人直接變成了大人。

身份突如其來的轉換,從學生變成社會人。有的人適應能力好,已經開始投入工作,有的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就業大軍甩的遠遠的。

剛剛畢業那會,剛回到家,你先放松了幾天,慢悠悠打開招聘網站。父母問你,以后要做什么職業,你說了一堆他們聽不懂的名詞。

他們點點頭,說道"你那個專業不是可以當老師嗎?"

你一臉嫌棄,"哎呀,我。。。。。。"

他們不死心地說道,"那考公務員也不錯呀,你那個同學不是去考了。"

"哎,和你們說了,我不喜歡。。。"

之后與父母的談話偶爾涉及此話題,但都是不了了之。

過了幾月,你的簡歷淹沒在人潮之中,石沉大海,你急,焦頭爛額。你看看考研的同學,后悔當初怎么自己不去考研了,至少考上了,后路有保障了。你看看考公的同學,遺憾自己當初還看不起公務員。你看看已經工作的同學,哎,說多了都是淚。

你父母也跟著急,有的人嘲笑父母的死板,有人說在父母心中只有三種職業,老師、公務員和醫生

為什么大多數父母眼里只有這三種職位呢?有假期?穩定?賺錢多?

這樣的思想背后,是父母對孩子沉重的愛,他們忙忙碌碌一生,也許傾其所有,只想看到你有一個好的未來,他們也許沒有權勢,沒有地位,卻一心只想子女好。他們也許有些權勢,有些人脈,在你兒時陪伴你很少,卻把時間都花費的酒桌之上,建立人脈,他們也許想的很遠,遠到你未來的工作,未來的家庭。

中國式父母,不管貧窮或者權貴,他們把太多的心血注入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他們害怕自己無法陪伴,他們知道總有一天自己會離開,所以恨不得在自己活著的時候,把孩子的未來都安排的好好的。

能說父母錯了嗎?能說孩子錯了嗎?那是誰錯了呢?

我們與父母的交流是最少的,我們對本該最親近的他們抱怨著,發著脾氣。把所有的心事都隱藏起來,與他們爭鋒相對,似乎只有這樣才意味著你"贏"了,你贏了自己的主動權,你不再是被束縛的孩子,你贏得了自由,你贏了你的父母。

值得驕傲嗎?值得開心嗎?你把所以的情感,給予你的朋友,給予你的戀人,對父母的關心視為理所當然,有時甚至有些不耐煩。

當你一天天長大的時候,不曾想過,他們的生命在流逝,當你因為摔門而出,覺得自己贏的時候,不曾回頭看見他們眼里的淚花。

為什么我們和父母總是不能做個朋友呢?我們不應該才是這世上最好最好的朋友嗎?你有那么多朋友,多兩個年齡大的不行嗎?

慢慢開始長大,從小時候和媽媽互相罵對方,甚至還罵對方去死,到現在每次回家,每次視頻都覺得他們變老了。很害怕,很無助,無力感。他們對我們也一樣,面對沒有找到工作的你,面對沒有結婚的你,很害怕,很無助。

古人講究含蓄,含蓄了一輩子。后來我們開始大膽的說愛。

你大膽的對著心儀的女孩彈著吉他吹著口哨,被潑冷水也覺得自己好酷,你大膽的在眾目睽睽之下求婚,你大膽的宣誓自己出柜。

你怎么就不大膽的和爸媽說一說心里話呢?你怎么就不大膽的和他們說說我愛你們呢?

溝通永遠都是矛盾的良藥

父母安排你的人生,父母和你爭吵,你想的是逃避,抱怨他們的不理解,有沒有想過他們張著嘴問你的時候,你嘴上敷衍,心里煩躁,你覺得他們太土了,你覺得他們太老了,你覺得他們不理解你。

你倒是說啊,把不懂的告訴他們,把你想做的告訴他們,他們是誰?是阻擋你前途的惡魔?是一手操縱你的大boss。他們雖然老了,但是年輕過,和你一樣年輕過。別把父母想的太可怕,他們不過是和你一樣,曾經的毛頭小子和浪漫女孩。

多少人在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才知道追悔。請你不要再成為這樣的人,沒有什么事情是互相溝通不能解決的,一次不行,就兩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